《民法典》第725条(所有权变动不破租赁)评注

来源 :卢浩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zhang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称“《民法典》”)第725条是所有权变动不破租赁的基本规范,围绕第725条展开的所有权变动不破租赁规则的具体规则散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下称“《海商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城镇房屋租赁合同司法解释》”)等法律法规中。于实体法层面而言,所有权变动不破租赁规则之规范意旨尚存争议,对该规则适用的范围的解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因“不影响租赁合同效力”在立法表述上的模糊性,该规则的法律效果存在大打折扣之嫌。即使采法定契约承受模式之解释路径,对“所有权变动不破租赁规则”的法律效果予以解释之后,租金支付、押金返还等租赁合同的具体实务问题,仍然需要通过结合《民法典》不当得利等其他制度进行体系解释后,才能予以解决。于程序法层面而言,因所有权变动不破租赁规则的滥用,存在当事人利用虚假租赁对抗执行的问题。程序法中对租赁关系的认定、是否排除执行标的上的租赁关系的相关规定都影响着所有权变动不破租赁规则的实际效果。因此,这势必倒逼程序法积极回应,由此导致大量程序法介入实体问题的解决。作为实体法的《民法典》,确实也积极回应了实践需求,试图通过“占有”这一事实将所有权变动不破租赁规则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范围内的规定予以连结,但实际效果如何,无论是解释论层面,还是民事执行实践层面,均尚存莫大空间。论文拟针对《民法典》第725条所涉“所有权变动不破租赁”规则,从实体和程序两个维度展开讨论。文章包含五个部分,其中: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所有权变动不破租赁规则下仍有争议的部分,以及对其予以解释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对学界当前对所有权变动不破租赁规则的研究进度进行综述。并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法律评注,以法教义学及比较法作为法律评注的重要工具对所有权变动不破租赁规则展开解释。第二章,规范定位。通过对所有权变动不破租赁的立法目的的探求,明确该规则的正当化理由是保护承租人利益、提高租赁物的经济效益以及维护租赁物上各方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同时,探求立法表述中“租赁合同”及“租赁权”之差异,以便准确理解所有权变动不破租赁规则之“不影响租赁合同效力”之效果。分析国内“债权物权化”之论题及德国民法之“基于债务关系的支配”的论题,尝试揭示本次《民法典》借助“占有”之事实对该规则适用所作的努力,为准确理解所有权变动不破租赁适用要件和准确评价承租人依据租赁合同占有租赁物的法律意义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规范构成要件。通过《民法典》及相关法律规定的体系解释,明晰该规则的构成要件:存在有效的租赁合同、承租人依据租赁合同占有租赁物、所有权发生变动。第一,基于文义解释以及其他特别法对动产所有权变动不破租赁有相关的规定,《民法典》第725条应当适用于动产及不动产。而有效的租赁合同这一构成要件表示该规则不适用于虚假租赁、以租抵债等情形。在无权代理的情况或非所有权人就标的物与第三人订立租赁合同的情况下,订立租赁合同属于负担行为而不属于处分行为。无权代理人或非所有权人将租赁物转移租赁合同之承租人占有不发生处分效力。承租人依据租赁合同之占有并非源于租赁物之权利人的意思自治。因此,标的物之所有权人有权请求第三人返还标的物。而在转租之情形,次承租人取得租赁物之占有系源自出租人之同意,占有链条完整,该规则同样适用于维持转租合同的效力和次承租人对租赁物的占有。第二,占有具有权利推定效力,因而借助所有权变动不破租赁规则而使承租人占有租赁之事实具有对抗效力。而租赁合同登记的行为不会使租赁合同产生物权对抗效力。第三,不限于法律行为所引起的所有权发生变动,继承、遗赠等事实所引起的所有权的变动仍适用该规则。本章结合司法案例和理论对构成要件的具体内容进行解释。第四章,法律效果。以体系解释、历史解释等解释方法对所有权变动不破租赁规则的法律效果展开论述:所有权变动不破租赁之法律效果以法定契约承受模式解释路径为通说。该解释路径下租金支付问题、押金问题、租金债权转让问题仍有争议,需要结合《民法典》不当得利、债权让与等制度予以解决。以有权占有模式解释路径为补充:除《海商法》《城镇房屋租赁合同司法解释》规定的特殊的租赁物以外其他租赁物为租赁合同标的法律效果至少为承租人有权占有租赁物。有权占有模式的解释路径下,承租人得以依据《民法典》占有制度寻求保护。第五章,民事执行程序中的所有权变动不破租赁以及举证责任。民事执行程序中涤除执行标的上租赁关系、利害关系人对执行行为提起的执行异议、案外人根据其对执行标的所享有的权利提起执行异议之诉,其处理结果直接影响承租人是否得以依据租赁合同继续占有租赁物,这应当属于所有权变动不破租赁规则下的内容。本章结合各级法院出台的民事执行程序中的司法解释,尝试构建完整的所有权变动不破租赁规则。最后是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所有权变动不破租赁规则从规范定位、构成要件出发,对所有权变动租赁规则在实体法层面以及程序法层面完整的法律效果予以解释,同时反省本文研究存在的缺陷。
其他文献
融水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全国五个单列苗族自治县之一。融水苗族服饰图案样本花有其独特的形制特征,承载着融水苗族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底蕴。通过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调研、实物研究、访谈取证等研究方法,对广西融水苗族服饰图案样本花的造型特点进行了实地考察与系统研究。收集融水苗族服饰中的各类样本花图案并归纳其线稿,探究不同工艺下图案样本花的造型特点、美学特征和应用方式。得出苗族传统服饰图案对传承历
期刊
本文立足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从“引导学生领悟文本内涵”“引导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三个方面入手,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运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引导学生有效学习、高效学习语文知识这一主题进行了细致阐述与探讨。
期刊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国际经济循环。随着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越来越大,我国服务业突破国界限制,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成为必然趋势,此类研究备受关注。另一方面,一直以来我国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国家收入分配问题。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我国依靠低劳动成本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然而,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位置不同,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也不同。因此,服务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地位不
学位
精神疾病已经成为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以史无前例的速度高速发展,社会的快速变革造成了人们心理压力和应激水平的持续升高,精神健康问题也不断显现。近年来,国家采取了必要的干预措施,同时对精神卫生领域的投入也逐年增加。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也特别强调“到2030年,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心理行为问题识别干预水平显著提高”。但是传统的精神疾病治疗方式已经无法实现精神疾病的全
学位
文章分析了浙江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究其空间演变规律。运用ArcGIS与SPSS软件分析浙江省636个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得出浙江省传统村落的分布类型`为凝聚型。表现形式为:在空间上,传统村落分布不均衡;在各种影响因素中,道路、人口密度、年平均气温对传统村落的分布影响最大;总体来看,浙江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受自然、社会、生态等因素的影响,其空间分布呈双核集聚式;在经济欠发达区域,传统
期刊
目的 探讨冥想放松训练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缓解焦虑和抑郁的作用。方法 以方便取样法连续入组5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26例。研究组施行常规护理联合冥想放松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并施测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t检验、x~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抑郁及焦虑状况。结果
期刊
审计报告的内容和格式经历了从自由到规范统一的历程,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人们意识到“一个模子”的审计报告信息含量太少,审计报告的改革势在必行,于是2016年,财政部颁布一系列新准则,其中,第1504号——新增关键审计事项引发热议。关键审计事项旨在传达给股东、投资人更多有用的信息,同时也让审计报告使用者更了解具体的审计工作,从而提高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对审计工作者而言,该准则出台仅五年,还处于
学位
为更好地了解学生技能掌握情况,指导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应构建一套完整的学生职业技术技能评价体系。本文首先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职业技术技能评价改革背景,并结合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展开针对性研究,提出了“岗课赛证融通”立体化、全方位评价体系,以评价驱动人才培养。
期刊
随着媒介技术及媒介信息的影响力逐渐增大,受众明智使用媒介,批判性理解、评估媒介内容成为了信息时代必备的素养。本研究基于网络媒介为学生带来的新挑战和个体脑科学的机理,致力于小学生媒介素养评价研究。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知名媒介素养测评框架进行梳理,从媒介素养的概念出发,以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批判教育学和批判性媒介素养为理论基础,界定了新时期媒介素养的核心要素。其次,基于对发达国家中小学媒介素养
学位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兴智能设备不断涌现,电视行业受到冲击。另外各电视品牌主要提升硬件技术,忽视了复杂的电视界面和不顺畅的交互方式,导致用户群体逐渐流失。为促进电视行业的发展,本文基于视认知理论,对数字电视界面的设计要素进行提取和分析,探究界面要素对认知行为的影响,提出相关设计的优化策略,为数字电视界面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是:(1)本文对电视界面进行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