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颁布,社会对特殊群体的关注逐渐增多,关于智障者适应行为的研究也日渐成熟。但是,目前适应行为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未成年人;场所集中在学校、幼儿园、康复机构和家庭;方法技术的使用比较单一,主要是调查法和实验法;横断静态研究较多,从心理发展和个人成长角度的纵向动态研究较少。对农村智障青少年适应行为的研究不仅能够探讨智障的成因、适应行为的发展水平及特点,还可以了解农村是如何为智障者的生活和进步提供有利条件的,促进社会认识理解农民,并希冀为其他农村智障者家庭提供一定的借鉴。本研究以一位19岁的中度农村智障青少年L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叙事研究法,通过深度访谈和回忆等方式收集L成长的相关资料,从出生前的无知期待、出生后的茫然重视到婴幼阶段大胆放养、童年期尝试治疗和后期失望,再到青年时期悉心对待等6个阶段分析农村智障者的障碍原因及适应行为发展的特点和条件。研究结论如下:首先,L障碍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受后期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包括母亲孕期不利因素、医疗卫生水平滞后、父母教养水平落后、家庭结构环境失衡、教育条件比较匮乏等五个因素。其次,L适应行为发展经历较差——良好——较差——良好4个阶段,主要转变时期是青少年时期,整体发展水平比较低,呈现高低起伏和不平衡的特点,生活自理能力和居家生活能力优于自我管理能力和工作能力。最后,L适应行为发展的条件包括政府政策支持、父母观念改变、家庭环境改善、村民关系融洽、生理年龄增长、生活能力锻炼等六个方面。针对以上结论,本文对如何预防农村智障和发展农村智障者的适应行为提出如下四点建议:第一,国家颁布相关政策,进行早期预防、发展学校教育、开展社会福利保障;第二,医疗保健部门做好早期预防和准确诊断;第三,智障者及家庭做好孕期保健并积极进行教育;第四,社会社区提供支持和教育以帮助智障者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