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多核天文望远镜控制器的构建与实现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sgx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的LAMOST望远镜,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是目前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其中的低分辨率光谱仪控制系统包括16台多目标光纤光谱仪。目前使用的光谱仪电控系统是基于商用的ALTERA Cyclone Ⅱ FPGA套件,通过设计可编程片上系统实现的。该方法的优点是软硬件一体化和现场可重构等。但随着该套件的停产,给光谱仪控制系统的更新维护带来了难度。且被控对象的增多使得FPGA外围引脚数目及逻辑资源等均无法满足新的要求。而且,上述设计方法采用的是单CPU加多线程的方式,无法满足实时控制和多任务处理的要求。多核技术、片上网络(NOC)技术及Qsys工具的发展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本课题基于ALTERA Cyclone Ⅲ FPGA芯片,设计实现了一种新的多核天文望远镜控制器,通过不断调试,最终应用到LAMOST望远镜光谱仪系统中。同时,提供了一种通用的天文仪器控制系统设计的解决方案。   首先,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提出基于FPGA构建多核片上系统从而实现多核天文望远镜控制器的设计方案,并针对该方案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和预研工作,同时给出了相应的设计流程。   其次,本文详细论述了备用现场控制器板卡的设计过程,其中涉及到功能区块划分、PCB设计及调试验证等。   再次,本文给出了多核控制器片上系统设计的具体方法,使用ALTERA的Qsys工具自下而上的设计完成基于NOC互联的多核片上系统。并给出了验证方法,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满足预期要求。   然后,本文介绍了多核控制器软件程序设计的流程。该方法是通过移植更新原控制器的NIOSⅡ软件程序进而实现适用于本设计的控制软件和更新软件。同时简要介绍了用于光谱仪控制及通信的上位机通信软件。   最后,针对上述设计完成的多核控制器,搭建调试环境,通过系统联调完成优化工作。实验结果表明:基于FPGA的多核控制器设计在系统性能,实时性、逻辑资源占用率、可重用性、成本及维护难度等方面均满足要求。
其他文献
人类航空航天事业在繁荣发展的同时,导致航天器、火箭箭体、卫星残体等空间碎片数量不断增加,使空间环境趋于恶化。空间碎片的存在对在轨航天器的正常运转造成严重威胁,同时也严
地球物质运动和密度变化引起重力场随时间变化,地面一点的重力大小和方向也会随之变化,这一点的铅垂线偏差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垂线偏差的变化。一般人们把它划分为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学的进步,互动装置艺术已经被社会阶层赋予了艺术的表现形式。人们开始认为它是形态意义向艺术方向的转型,因为它更加注重人与物之间的交流以及信息沟通
包含中子星和恒星级黑洞的双致密星系统并合,是千赫兹引力波最可能天体物理起源。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直接探测到了来自双黑洞相互绕转、并合的引力波信号GW150914,开启
火铺矿17#煤层综采工作面煤质松软,呈粉沙状,生产时煤尘大,采用多种防尘措施联合防治煤尘,为正常生产创造条件。 Coal shop 17 # coal seam fully mechanized coal soft, po
小A坐在我的斜前方,她正低头收拾课桌上的书,然后直起身子等待老师下课的指令。我注视她的背影已经长达一年,用目光完成一次次爱抚。我低头,躲避自己的爱情。抬起头,又期待一次目光的相遇。  她离开了教室,融入外面同学们的喧闹之中。我坐在教室里没有出去,我不想成为她的追随者,虽然没有人会知道。是的,我想保持我的骄傲。  小B,我的哥们儿,走过来挤在我的凳子上。有事相求地笑着说:“你觉得小A咋样?”我沉默,
期刊
“三个代表”的提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着重探讨“三个代表”与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旨在说明“三个代表”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
NGC5128是离我们最近的巨椭球星系,它是我们研究巨椭球星系外恒星晕的最佳选择。通过寻找位于其外恒星晕中的红巨星分支恒星和球状星团,我们将实现以下目标:a)寻找位于其外恒星
大质量恒星是靠气体吸积形成还是靠低质量恒星的聚合形成仍然不清楚。大质量恒星深埋致密分子云中,所以必须利用毫米、亚毫米波段及红外波段探测其内部的物理。本论文关于大质
宇宙的膨胀历史已广泛被一些观测探针,如Ⅰa型超新星、重子声波震荡、弱引力透镜及星系团等所研究,这些探针都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都会有各种不同的系统误差。任何一个新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