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诱、欺骗方法所获供述的排除规则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ud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6月“两高三部”联合制定的《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定》)正式发布。《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定》在彰显严格司法,促进司法公正,加强人权保障等方面具有极大的正面意义,但是《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定》在某些亟待解决且充满争议的问题上似乎并没有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比如司法实务中应当如何处理以引诱、欺骗方法获得的供述?其是否应该被排除?排除标准如何?排除的规则又应该如何确立?目前,引诱、欺骗所获供述排除在法庭证明环节存在同步录音录像难以发挥作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难以承担初步证明责任,法院对“排非”请求的重视程度有一定身份倾向和相应标准缺失导致法官缺少裁量依据等问题。基于规制上述实践乱象以及维护法律权威、强化司法公正和促进人权保障的现实需要,引诱、欺骗方法所获供述的排除规则确有建立的必要性。但由于刑事审讯具有对抗性,这要求审讯必须借助一定的讯问策略,而讯问策略天然的带有引诱、欺骗成分,故而引诱、欺骗方法往往与讯问策略难以区分,这也是引诱、欺骗方法所获供述排除标准及规则在建立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故在建立该规则时,应以消除上述障碍为前提,借鉴域外有益经验,以认罪自愿性标准作为首要考察标准,即考察使用的引诱、欺骗方法是否可能导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背真实意愿而作出虚假的认罪供述,同时还应辅之以必要性标准加以考察,对引诱、欺骗方法与讯问策略进行区分;以必要性原则、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自白任意性规则和真实性原则作为确定引诱、欺骗方法适用合法的原则;从讯问人员的主观目的,讯问人员的违法性程度,引诱、欺骗与供述间的因果关系,所获供述的价值,案件的性质及复杂程度等方面综合考量,对引诱、欺骗所获供述实行裁量排除。同时还可通过健全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弱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初步证明责任,由最高法、最高检出台相关指导案例等方式,推进引诱、欺骗方法所获供述排除规则的实施。建立引诱、欺骗方法所获供述的排除规则能够弥补法律规定的漏洞和缺失,在维护法律权威,强化司法公正、人权保障甚至法治国家的建设方面都将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监察留置措施是监察委员会所拥有的一项新的限制人身自由的监察强制措施,具有独立性和强制性。这不仅是监察体制改革的最新成果,更是其中最核心的调查手段。从监察留置措施的
学位
在许多通信应用程序中,例如信号和图像处理程序,大部分运行时间花费在了计算密集的循环嵌套中,多面体模型作为一种优化的程序表示方法,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多核体系架构的优势,
肾脏是人体内重要的器官,在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动态平衡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肾功能受损与药物的使用有关。随着人们对于中草药研究日益深入,中草药相关
学位
我国是世界上灾害发生频繁、灾种多样、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强,自然灾害的损失还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由于当前人们对于灾害的防御能力
学位
独立艺术空间是在中国当代艺术的时空语境下,由替代性空间演变而来的具有实验性、独立性和非营利性的艺术家自治空间。独立艺术空间的生成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环境的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一方面体现在官方及大众对中国当代艺术态度的转变及其所带来的展览空间的变化;另一方面则体现在艺术界内部对于艺术生产僵化的反思以及城市化进程加速所引起的艺术自治与在地性的回归。本文将从北京独立艺术空间的资金管理、项目内容,宣传
学位
绘本是一种图文结合叙事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故事性绘本中,叙事方式分为U型、一型、W型、X型和米型五种,本文论述的双线式叙事是其中X型叙事中的一种,即两条叙事线索在绘本中平行时空同时发展,两条线索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从更多的侧面更全面具体地叙事。本论文主要以举例为主,围绕例证中双线式叙事绘本的叙事特点与叙事规律进行分类总结和分析,并延伸至探讨双线式叙事中所体现的儿童性及对儿童与父母双方的意义。文章主体
学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美育教育在儿童教育中的地位。但由于大部分学校还只是重视有应试要求的学科,以及教育服务市场化的热情越来越高涨,所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