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濮阳地区193例患者的泌尿系结石成分及患者基本信息的分析,探讨该地区结石发病的特点,并针对提出的预防措施。 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濮阳地区的泌尿系结石193例做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行排出、体外冲击波碎石、经皮肾镜取石、经输尿管镜取石、经后腹腔镜取石等方式共取得结石标本193例,运用红外光谱法分析其化学成分,了解濮阳地区居民泌尿系结石成分的特点,找出结石发病的相关因素。 结果: 1.濮阳及周边地区泌尿系结石的成分:共193例结石标本,含一水草酸钙成分64.24%(124/193),二水草酸钙成分49.22%(95/193),碳酸磷灰石成分47.15%(91/193),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成分29.01%(56/193),无水尿酸成分结石10.36%(20/193),二水尿酸成分结石5.70%(11/193),还有六水合銨镁磷酸盐、非晶态碳磷酸钙、羟基磷灰石、酸铵尿酸、蛋白质等成分结石,混合成分结石占95.33%(184/193),单纯成分结石占4.66%(9/193),其中单纯一水草酸钙结8例,占单纯结石总数的88.88%(8/9),单纯无水尿酸结石1例,占单纯结石总数的11.11%(1/9)。 2.性别分布男性占67.87%(131/193),女性占32.12%(62/193),男女性别比2.11:1。 3.年龄分布19~28岁占所有病例的9.32%(18/193),29~38岁占所有病例的21.76%(42/193),39~48岁占所有病例的33.67%(65/193),49~58岁占所有病例的18.65%(36/193),59~68岁占所有病例的13.47%(26/193),69~87岁占所有病例的3.11%(6/193)。 4.结石部位分布肾结石24例,占结石标本总数的12.43%(24/193),输尿管结石155例,占结石标本总数的80.31%(155/193),肾合并输尿管结石5例,占结石标本总数的2.59%(5/193),膀胱结石7例,占结石标本总数的3.62%(7/193),后尿道结石2例,占结石标本总数的1.03%(2/193),上路结石明显高于下路结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中医辨证分型肾虚型12例,占结石标本总数的6.21%(12/193),下焦湿热型165例,占结石标本总数的85.49%(165/193),瘀石互结型16例,占结石标本总数的8.29%(16/193)。 6.职业农民或城镇居民160例,占结石标本总数的82.90%(160/193)/193),干部14例,占结石标本总数的7.25%(14/193),厨师4例,占结石标本总数的2.07%(4/193),电焊工2例,占结石标本总数的1.03%(2/193),油田工人13例,占结石标本总数的6.73%(13/193)。 7.治疗方法经皮肾镜或输尿管镜手术取石155例,占所有病例数的80.31%,自行排出38例,占所有病例的19.68%。 结论: 濮阳地区泌尿系结石以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和碳酸磷灰石为主构成,绝大多数为混合成分结石;男女性别比例2.11:1,患者以青壮年为主,发病人群以农民及城镇居民为主,下焦湿热型较多,老年患者以肾虚型为主,所收集结石标本以输尿管镜手术取出和自行排出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