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日本文学中的“死亡悖论”管窥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sj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以日本现代文学作品为基础,通过文化、心理、美感等多个层面,透视日本文学中对于“死亡”的典型描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揭示其“悖论”性的鲜明特征,并分别从“历史追溯”、“文本辨析”、“心理探微”和“现实反思”四个角度进行分析,力图从文学中追溯日本文化中死亡观念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在现代社会的变迁和重构,并最终反思日本文学自身的价值所在。之所以选择以上四个维度来考察日本文学中的“死亡悖论”,主要是源于人们对其的误解这一事实:对恐怖的死亡加以歌颂和推崇,这是否就一定代表了变态和扭曲?对死亡表示亲近和迷恋,是否就一定不能为生命的建构做出任何积极的努力?本文四章的论述不仅试图探讨死亡观念在日本文化中的萌发与流变,更着力于分析文学中的“死亡悖论”就其审美属性而言所具有的特征,同时从人的微观心理与社会的宏观现实两个相对应的侧面来为“死亡悖论”提供可能的理解方式。“死亡悖论”这一名称在本文中既指语言在某一“死亡”描述内部所形成的“悖论”,也指某一“死亡”描述所包含的内涵与外在普遍观念之间所形成的“悖论”。因分析维度和观照角度在各章节中的不同(历史、文本、心理、现实),“死亡悖论”在上述这两方面的侧重也不尽相同。在众多的20世纪日本文学作品中,关于“死亡”的描述(主题、情节、场景)往往带有一种令人惊异的“悖论”特征:扭转常人对死亡的认识和观念,展现完全与之“相悖”的种种要素。比如“死亡—新生”、“死亡(毁灭)——重建”、“死亡(丑陋)——美丽”、“死亡(痛苦)——快乐”、“死亡(沉重)——轻松”等,而其中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就是死亡与重生、死之丑陋可怖与美丽动人之间的张力关系。正是这种表面看来与人们普遍观念相矛盾的表现塑造了日本文学与众不同的个性。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相悖”的特征也是与宇宙和人类固有本质及秩序相一致的。考察日本的文化发展史,对人与自然生死流转的关注和感知始终贯穿于日本人的审美心灵之中。在漫长历史岁月中积淀下来的审美观念只有进入“文本”以后才能凸现“悖论”的特征;与此同时,“死亡”本身也从单一的被感知的现象演化为特定的更具意义的隐喻和象征。“死亡”一旦进入“文本”的表现空间,便具有了对立统一的审美张力。日本文学中的“死亡悖论”之美体现为“表面相悖的语言”与“文本描述及读者观念”之间的冲突。在词语修辞、意象意境的塑造、情感氛围的渲染方面,“死亡悖论”以语言和观念的相悖造成“陌生化”效果,从而引发读者的“惊奇”之感以及进一步的思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死亡悖论”的形成和展现,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可以提供一个意义鲜明的解读角度。对“死”的渴慕追求与“死本能”的存在,对“死”的赞颂推崇与内心善恶的冲突,在对应的两类关系中,后者可以为前者作出理论的注脚:“冲突”仍然是埋藏在“死亡悖论”心理渊源中的基本要素。现实与文学之间有着双重关系:现实既影响文学,又被其反映和改造。20世纪后半叶的日本社会经历了战争的创痛,对于“死亡”的观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死亡悖论”的扭转,包括“死亡”的实体化、“相悖”重心的挪移等。这不仅代表着社会文化心理的转变,也突出了文学自身与社会人生的互动。从历史的角度追溯“死亡悖论”的文化要素,从文本的层面分析其美感特质,从心理的深度挖掘其产生动机,从现实的状况勾勒其变化轨迹——“死亡悖论”并不是日本文学中关于死亡表现的唯一形式,但本文试图从这四个方面为“死亡悖论”的存在绘出一幅图景,并希望由此引发更多的对于日本文学与文化在“生死关系”建构上的思考。
其他文献
志愿服务是人们不为报酬而对社会与他人作出的奉献,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的社会服务活动。中国志愿服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尤其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方面取得
简要地介绍了可靠性强化试验的概念及基本认识.以某型计算机为例,研究了可靠性强化试验质量监督工作的内容、步骤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军事代表实施可靠性强化试验质量
英美法系属判例法,普通法与衡平法是其两大支柱。十九世纪以来的古典英美契约法将对价规则作为核心理论,以对价与允诺的互为诱因关系作为合同可强制执行的唯一标准,其当时值
【正】 1941年12月8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致国会的咨文中写道:“昨天,1941年12月7日——这是个令人永远不能忘怀的可耻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日本帝国海军和空军突如其来
在滨州港直排式真空预压施工过程中,对地表沉降、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进行监测,并通过深层真空预压前后的土工试验,分析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及十字板强度变化,对地基处理效果
蓝皮书《中国文情报告》(2011-2012)日前发布,宏观考察了国内文学现状。此前,各种针对中国图书品质及国人读书现状的调查或报告也不少。总的观感,这些专业分析与人们的日常感受是
报纸
目的观察槐耳颗粒联合FOLFOX4化疗方案对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有化疗指征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给于槐耳颗粒+FOLFOX4方案,对
名师工作室是一个你追我赶、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学习共同体,对青年教师来说能增长见识、开阔思路、更新理念、激发斗志、增强实力,能有效地促进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能助推
以博尔塔拉河流域为研究区,参考流域生态健康评估综合指数法,构建水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综合利用生境结构指标、水生生物指标和生态压力指标对水域生态系统健康进行
目的 探究温肺化瘀定喘治疗小儿风寒闭肺证病毒性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整群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42例小儿毒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观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