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Ag对Nd2O3上过氧物种光诱导生成的影响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目标是研究制备方法以及添加Au或Ag对立方Nd203(c-Nd203)表面晶格氧(O2-)与分子氧(O2)在光诱导下反应生成过氧物种(O22-)的影响及其本质。在第一部分工作中采用水解、水热和燃烧法制备了三种Nd203样品。以325 nm激光为激发源,在室温和空气下对上述样品上过氧物种的光诱导生成情况进行了比较考察,并采用多种实验技术对影响上述样品表面过氧物种生成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表征。在第二、三部分工作中采用浸渍法将Au或Ag负载在燃烧法制备的c-Nd203上,在此基础上详细考察了 Au和Ag对c-Nd203表面过氧物种的光诱导生成的促进作用以及贵金属的负载量、激光功率、样品温度、焙烧温度以及还原温度等因素对c-Nd203表面过氧物种光诱导生成的影响,并结合XRD、TEM、UV-Vis等表征结果,对贵金属促进作用本质进行了初步探究。主要结论如下:(1)水解、水热和燃烧法制备的Nd203的主要物相均为立方Nd203。燃烧法制备的样品纯度最高,水解和水热法制备的样品均含有少量六方Nd203。在室温和空气中经325 nm激光照射后,水解、水热和燃烧法制备的Nd203样品上均可检测到过氧物种的生成,但燃烧法制备的样品上过氧物种的生成速率显著快于其他两种样品。O-2-和CO2-TPD的表征结果表明,与水解和水热法制备的立方Nd203相比,燃烧法制备的样品表面含有更多低配位的晶格氧物种,晶格氧的碱性也更强,因而更有利于在光诱导下与分子氧反应生成过氧物种。(2)在波长为325 nm和514 nm的激光诱导下,添加Au或Ag后都能有效促进立方Nd203表面过氧物种的光诱导生成,且Au或Ag的负载量在0.25%左右的样品最有利于过氧的生成。TEM和UV-Vis表征结果表明,焙烧温度的升高会导致Au或Ag纳米粒子的粒径增大。氢1气中还原后的Au/c-Nd2O3或Ag/c-Nd2O3样品上贵金属的粒径略小于同温下空气中焙烧的样品。经空气200 0C焙烧或氢气200 °C还原的Au/c-Nd203或Ag/c-Nd203样品最有利于过氧的生成。随着焙烧温度或还原温度的升高,样品表面光诱导生成的过氧物种的Raman谱带强度逐渐降低,其原因可归结于升高焙烧或还原温度导致Au或Ag纳米颗粒的粒径增大,而大粒径的Au或Ag颗粒可能不利于分子氧的活化,进而不利于样品表面过氧物种的生成。从XRD和UV-Vis结果可知,经氢气还原后,Ag/c-Nd203上的银物种主要以金属银的形式存在。还原后的样品更有利于过氧物种的光诱导生成。Au/c-Nd203上生成的过氧物种在O2中加热至400 0C后开始分解。升温至450 aC后,样品表面的过氧物种基本完全分解。此外,较大功率的激光照射也可导致过氧物种分解。激光照射和分子氧存在是Au/c-Nd203表面过氧物种生成的两个必要条件,说明Au的添加并没有改变过氧物种的生成的机理。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文明的进步和交通的持续发展,隧道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交通辅助工具,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行车速度和隧道承担的行车密度的日益增大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电力电缆作为传输电能的主要工具,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其运行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所以对高压电力电缆进行事故监测
受前几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近几年全球的经济发展状况都不容乐观,特别是欧洲及澳洲等地的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呈现下滑趋势。这使得香港地区
伦坡拉盆地位于西藏自治区安多县西南唐古拉山南侧的藏北高原,处于藏北高原腹地。通过1∶100万的石油地质概查、1∶20万伦坡拉盆地普查和专题研究以及对局部地段的地质详测,
目的:过山蕨为铁角蕨科过山蕨属植物过山蕨(Camptosorus sibiricus Rupr)的地上全草。又名马蹬草、还阳草、过桥草。主产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内蒙古山东及江苏北部等地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诱导性C型凝集素样受体(macrophage inducible C-type lectin,mincle)在真菌性角膜炎(fugal keratitis,FK)角膜上皮中的表达,与正常角膜上皮中mincle受体的
微小RNA(miRNA)于1993年被发现,是一类长短在18~23nt间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RNA,在各种动物、植物及病毒内均有miRNA的存在。miRNA通过调控转录后基因表达水平,介入到调控生物
本文的研究区为位于卡塔克隆起以北、塔中Ⅰ号断裂带下盘的塔中北坡地区,研究的目的层为奥陶系中统,包括鹰山组上段和一间房组。根据论文研究内容,以多学科理论为指导,结合国
岩石节理受力破坏往往由端部位置应力集中引起,应力波作用下节理端部的应力与位移变化更加复杂。为探究应力波在斜入射穿过节理的过程中节理端部应力与位移变化规律,建立有限
论文研究区位于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及其周缘深水区,重点层位为渐新统珠海组-中新统珠江组。在充分调研国内外深水区碳酸盐岩沉积相、层序地层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