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ECFA时期两岸经济交往对两岸金融合作的影响研究

来源 :集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s1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强调区域经济交往与区域金融合作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区域金融合作也是当今世界经济和金融领域的核心问题。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同处于东亚经济圈,两岸经贸与社会交往越来越密切,经济依存度也不断上升,金融领域合作得到了更深更广的发展。两岸经济的密切交往为两岸金融合作根治了深层次的沃土,虽然两岸金融合作的进程和内容由于两岸特殊的历史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两岸合作制度的推行,但是进入本世纪之后随着两岸陆续加入 WTO,两岸在政治层面上开始逐步往来,促使两岸在经济交往日益频繁,金融合作的水平也不断提高。尤其是2008年12月起两岸实现海运直航、空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三大通”后,两岸经济关系迎来重大转折。随后2010年两岸签署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一系列经济、金融、社会交往各领域的协议,进一步推进了两岸交往的新时代。因此在两岸发展的历史上,ECFA作为一个新的极其重要的因素被纳入到两岸经济的研究框架中来。  本文首先对金融合作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为后续的研究鉴定了理论基础。随后梳理了两岸金融合作的制度的革沿,以及两岸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合作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其次,探究两岸经济交往中最为重要的三个方面:两岸贸易、投资、人员往来在ECFA签订前后的发展情况,着重分析了其在后ECFA时代的发展情况,包括交往历史上存在和新时期显露的两岸贸易失衡情况、两岸投资环境、人员往来便利性等现象。随后利用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月度数据对两岸金融合作与两岸贸易、投资、人员往来进行了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两岸金融合作、两岸贸易往来情况、两岸投资情况及两岸人员往来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第二,相比之前文献所述,人员往来这一经济交往形式,对于2009年之后的两岸金融合作有明显的贡献度。研究也得出,长期看来两岸投资及两岸人员往来的发展情况对两岸金融合作的影响有加强的趋势。  通过理论分析与 VAR模型检验分析结果得出的结论符合预期,同时也反映了最近时期的两岸金融合作的客观情况。即2009年前后两岸一系列金融合作协议的实施后,两岸经济往来包括贸易发展、投资情况和两岸人员往来有效的促进了两岸金融合作的发展。同时,两岸在金融、经贸上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潜力。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对两岸进一步金融合作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利用环面工具加工过渡曲面时经常发生整体干涉,主要原因是缺乏对复杂环面工具加工复杂曲面时刀位可行域的研究。虽然采用常规的优化方法在大范围内对可行刀位进行搜索是可行
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后,世界经济和金融格局发生深刻调整。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简称“工业4.0”),世界各国都在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大力培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和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交叉上市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自从1993年青岛啤酒赴香港上市拉开我国海外上市的序幕以来,企业的交叉上市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世界各国技术和资本的流动更加频繁,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工业技术水平提升的推动作用也越发重要。江苏作为我国的工业大省之一,也是吸收外资的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