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会错误地回忆或者再认出从未经历过的事件或者与经历过的真实情况完全不同的内容,产生错误记忆。关联性错误记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针对单词的错误记忆现象。以往的研究中关于关联性错误记忆个体差异的研究较少,对于不同人格特质关联性错误记忆易感性的差异研究更是缺乏。本研究采用Roediger和McDermott的错误记忆引发范式(DRM范式),通过三个实验,即:实验1情绪诱词对关联性错误记忆产生的影响实验;实验2人格特质对错误记忆影响的实验以及实验3情绪状态下人格特质对错误记忆的影响实验,以考察高低神经质者及内外倾者和其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对于关联性错误记忆产生的差异影响。研究结果显示: 1、在语义关联下,无论是中性词还是情绪诱词,被试都产生了错误再认。说明该范式对于未出现的关键诱词的错误记忆诱发是有效的。而且,在自然情绪状态下中性诱词的错误再认率较高。 2、人格特质是影响错误记忆的一个因素。研究发现关联性错误记忆受到神经质人格特质的影响而存在个体差异,无论是否处在情绪状态下,低神经质者比高神经质者更易出现关联性错误记忆。 3、关联性错误记忆受到神经质人格特质的影响,但是不受内外倾人格特质的影响。 4、对于DRM范式诱发的错误记忆,无论是何种人格特质作为被试,都不存在人格特质与情绪状态的交互作用。 5、对于DRM范式诱发的错误记忆,仅以错误再认的方式探讨,诱发的情绪状态对于错误再认不存在影响。 6、诱词词性对错误再认产生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自然情绪状态下和诱发情绪状态下,中性诱词的错误再认率高于情绪诱词的错误再认率,这表明与中性诱词相比,个体可以利用情绪诱词的特异性进行加工和表征,提高记忆的精确性降低错误再认率。 研究结果说明,人格特质对于错误记忆存在影响,但是仅限于神经质,低神经质者比高神经质者更易出现错误记忆,情绪状态对关联性错误记忆不存在影响,诱词性质对关联性错误记忆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