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液体复苏是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的重要环节,在此过程中,评估患者的容量状态及容量反应性极为重要,但是在临床实践中评估危重患者的容量状态并非易事。一些传统的静态容量指标,如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肺动脉楔压(pulmonary artery wedge pressure、PAWP),因其受心率、心脏顺应性、心脏瓣膜功能、肺静脉压、胸腔内压力等多种因素影响,不能很好地反应危重患者的容量状态。近年来研究发现一切动态血流动力学指标如每搏量变异(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脉搏压变异(pulse pressure variation, PPV)等能较好地反应危重患者的容量反应性,但这些指标需要在严格特定的条件下才能测得,比如被测患者无自主呼吸、无心律失常等,而且这些指标的测定需要特殊的监护设备,这大大限制了其广泛地应用。所以研究一些无创、简易、准确的容量指标就显得非常有意义。本研究通过增加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 PEEP)所产生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变来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目的:对30例机械通气的感染性休克患者,通过增加呼气末正压所产生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研究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法,对收治ICU的30例机械通气的感染性休克患者,通过设置PEEP从5cmH2O升至15cmH2O,在呼气末暂停时测定记录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包括:心率(heart rate, 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收缩压(systolic arterial pressure, SA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并且计算出ΔMAP、ΔSAP,同时采用热稀释法和脉搏轮廓分析测定记录每搏量指数(stroke volume index, SVI)、心指数(cardiac index, CI)、每搏量变异(stroke volume variation, SVV)、脉搏压变异(pulse pressure variation, PPV)、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ntrathoracic blood volume index, ITBV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 SVRI)的变化。调回PEEP至基础5cmH2O,5min后予容量负荷试验,即输注0.9%生理盐水500 ml,在30min内完成,然后计算出△CI,我们定义容量反应组为容量负荷试验后△CI大于等于10%。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AMAP、ASAP、SVV、PPV评估容量反应性的价值。结果:在容量反应组中(n=16),PEEP从5cmH2O增至15cmH2O, MAP、SAP、 CI、 SVI、 SVRI和ITBVI降低(均P<0.05),SVV、PPV、CVP上升(均P<0.05),而HR无明显变化(P>0.05)。容量无反应组中(n=14),PEEP从5cmH2O增至15cmH2O, MAP、 SAP、 HR无显著变化(均P>0.05),而CI、 SVI、和ITBVI下降(均P<0.05),SVV、PPV、 CVP、 SVRI均上升(均P<0.05)。在PEEP 5cmH2O时,比较两组CVP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容量反应组ITBVI低于容量无反应组(P<0.05),容量反应组SVV、 PPV明显高于容量无反应组(均P<0.01)。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ΔMAP、 ΔSAP、SVV、PPV评估容量反应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7、0.768、0.855、0.855,其中AMAP预测容量反应性AUC的95%CI0.686~0.988。以AMAP-13.5%为阈值预测容量反应性,其敏感性81.3%,特异性85.9%。结论通过增加PEEP产生的MAP下降可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此方法简易可行、无创且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