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内部控制失败的例子层出不穷,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们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执行的探讨。目前,我国在内部控制相关的规章制度层面已经趋于完善,但在实际执行层面,其执行效果却不尽人意。该怎样使得内部控制执行效果更有效,提升内部控制的质量,这也是学术界一直在共同探讨的话题,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绝大多数学者是从公司特征及公司治理等视角,考察其与内部控制质量间的关系,较少有学者涉足到股权激励这一领域进行研讨。内部控制体系,最终以“人”为主体,由人来实施,企业的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实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内部控制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管理层实施内部控制积极性的程度。而在企业中实施股权激励,采取该种方式对管理层进行激励,能够有效地促进管理层的积极性。因此,本文主要以股权激励为切入点,分析股权激励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内部控制质量影响因素、内部控制质量评价体系、股权激励效果及股权激励与内部控制之间关系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上,针对股权激励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然后,根据已有研究构建了多元回归模型,并选取2012-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权激励行为与内部控制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考虑了股权激励效应可能存在的滞后性;对已实施股权激励的样本,考察股权激励强度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在不同产权性质下,对股权激励行为及股权激励强度与内部控制质量的关系进行分别分组验证;并进一步研究股权激励的实施与激励强度对内部控制五要素的影响,从而分析股权激励对内部控制建设的影响。最后,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本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首先,股权激励的实施的确能够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对实施股权激励当年、实施后一年及两年的内部控制质量都产生正向影响。并且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更加注重内部环境、控制活动和信息与沟通三个方面的建设,但是在风险控制和内部监督方面并没有显示出积极作用。其次,在已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中,内部控制质量随着股权激励强度的增强而提高,尤其体现在内部环境和信息与沟通两个方面建设的完善性。最后,在国有上市公司与非国有上市公司中,股权激励的实施都能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但在非国有企业中,这种提升效应更加显著;且股权激励强度与内部控制质量的相关性更加显著,而在国有企业中这种相关性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