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词理据和《汉语理据词典》研究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88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语词理据为桥梁,从词典学的角度,对小型单语语文音序词典——《汉语理据词典》进行研究,目的在于为促进汉语词汇学、语义学和词典学的发展和完善做一点基础性的工作,同时引起人们对语词理据问题的关注,希望能给以后的词典编纂提供一种崭新的思路。 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语词理据理论问题。本章通过比较语词的理据和内部形式、讨论语词的理据性和任意性的关系、比较语词的理据和词源的异同,探讨了语词理据的定义和意义,同时简单叙述了语词理据发展的不同阶段。 第二部分:语词理据和词典学问题。本章简单描述了语词理据方面研究的原则和方法、历史和现状以及研究意义;在词典学方面,侧重勾勒现代国内词典学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语词理据和词典学的关系,同时叙述国内结合二者进行研究的现状,提出本文的立足点和研究目的。 第三部分:《汉语理据词典》简评。本章首先从收词、释义和体例三个方面对《理据词典》进行简单介绍,然后从命名、收词、释义,体例以及继承和发展的角度提出商榷性的意见。最后,分析了《理据词典》的词汇学意义和词典学意义,指出它带给我们的启示。
其他文献
欲望问题是当代哲学和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后现代状况下有着深刻的美学、政治及伦理意义。西方理性传统,人们总是以理性主体为轴心来思考欲望问题。理性的同一原则对欲
《龙龛手镜》是辽僧行均“五变炎凉”编就的一部字书。其“音韵次第,皆有理法”,广收俗字、难字以解决僧徒诵经时的文字困挠,对当今人们研究俗文字学及辞书编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
本文以山水诗作为研究对象,欲对山水诗形成过程中审美观的变化和社会思潮的变化等独特现象作一尝试性分析。在关注山水诗纵向的发展和新变的同时也对山水诗作了横向的考察和对
本文介绍了支持移动业务和固定业务的中、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状况,提出了实现我国中、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的设想。
本文认为:沈从文的小说创作在整体印象上的确存在着一种较为独特的文本对立现象,而这种文本“对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本构成上的时空对立。它还可以具体划分为
在汉语史上,ABB式结构是极具有生命力和再生力的!它存在的历史极其悠久,在《诗经》中得到孕育,《楚辞》中初露端倪,魏晋南北朝的诗赋中散见,到唐宋时期,在唐诗、宋词中得到了蓬勃发
朴趾源是古代朝鲜杰出的实学派思想家和卓越的文学家,他创作的汉文文言短篇小说,继承了古代叙事文学的讽刺传统,思想内容深刻,讽刺艺术高超,开创了朝鲜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先河,是朝
本文以当代中国小说中的戏拟手法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戏拟因素的梳理,力图展示当代中国小说中戏拟手法的特征,以及在当前纷繁芜杂的语境中戏拟的发展前景及它所面临的困境。论文
目的评价四川省消灭脊髓灰质炎成本投入和产出的效益。方法采用经济效益分析方法。结果四川省在控制与消灭脊灰的51年(1956-2006年)中,共获得净效益为26.04亿元。成本效益的
该论文以中外有关知识分子的理论为基础,以历史与现实中的知识分子为参照,运用归纳、比较、综合的研究方法,在与中国古代、近代以及外国文学中的同类题材的小说作品及其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