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存状态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及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人们表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形态。幼儿教师的生存状态包括教师的健康状况、教师待遇状况、教师工作情况、教师人际关系、教师社会地位、教师自我实现状况。对幼儿教师的生存状态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研究在对已有相关文献进行理论梳理的基础之上,通过自己编制的《幼儿教师生存状态调查问卷》对沈阳市不同办园体制的23所幼儿园的317名幼儿教师进行了生存状态的调查,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幼儿教师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幼儿教师的总体生存状态欠佳,在四种体制下,以教育及机关事业单位办园体制的幼儿教师生存状态较好,部队办园体制的幼儿教师生存状态次之,企业办园体制的幼儿教师生存状态再次之,民办幼儿园的教师生存状态为最差。
2.本研究将生存状态分为六个方面,分别是健康状况、待遇状况、工作状况、人际关系状况、社会地位状况、自我实现状况。对收集回来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发现,待遇状况、工作状况、人际关系状况、自我实现状况在不同办园体制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健康状况及社会地位在不同办园体制上不存在差异。
3.不同人口学变量的幼儿教师生存状态各个方面在不同办园体制上存在差异。
(1)年龄方面,25岁以下的幼儿教师生存状态各个方面在不同办园体制之间都存在着差异;26—30岁和31—35岁之间的幼儿教师其社会地位状况、工作状况在不同办园体制上存在差异。
(2)教龄方面,2年以下的幼儿教师生存状况各个方面在不同办园体制上的差异都显著;3—5年幼儿教师的自我实现状况在不同办园体制上存在差异;6—15年教龄的幼儿教师健康状况、待遇状况、人际关系状况、工作状况上存在办园体制上的差异。
(3)学历方面,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幼儿教师的待遇状况、工作状况在不同办园体制上存在差异;大专学历的幼儿教师生存状态的各个方面都存在不同办园体制上的差异;本科学历的幼儿教师的待遇状况、社会地位状况在不同办园体制上的差异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