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系统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技术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qinlinjie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TE技术是3GPP组织在2005年针对未来高速移动通信网络的需求所提出的一项技术,被称为后3G,或者3.9G技术。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标准之一,LTE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基于全分组交换的优势。而LTE系统是基于MIMO-OFDM技术的,信道估计是MIMO-OFDM系统接收链路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信道估计技术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深入学习LTE物理层协议的基础上,首先研究了LTE系统的帧结构、资源分配方式、调制编码等技术,然后重点研究了LTE下行信道和MIMO技术,建立了无线信道模型,并搭建了LTE下行链路仿真平台,包括发射端的信道编码模块、加扰调制模块、层映射预编码模块、资源块映射模块和接收端的解资源块映射模块、信道估计模块、MIMO接收模块、解调模块和解信道编码模块。LTE系统中由于传输速率较高,需要采用相干解调技术,但是相干解调需要知道信道的信息,因此通常使用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算法,用于更准确的追踪信道的信息。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算法,包括LS信道估计算法,LMMSE信道估计算法、DFT时域滤波算法以及线性插值,高斯插值和DFT插值;在LTE下行链路仿真平台中实现了以上的算法,并在传输分集和空间复用的模式下对各种算法进行了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传输分集模式下,LMMSE性能最佳,但是复杂度最高,LS性能最差,但是复杂度最低,而DFT算法则在性能和复杂度中取得了较好的折中;在空间复用的模式下,当SNR较低时,LMMSE算法性能最佳,复杂度最大,LS算法性能最差,复杂度最小,但是随着SNR增大时,DFT算法性能优于LS和LMMSE算法。最后针对DFT时域滤波算法提出了改进方案,通过在窗内设置阈值,进一步消除了噪声,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提高了BER性能;针对LMMSE信道估计算法,提出了低复杂度的改进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性能有一定降低,但是大幅度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列车在快速运行中的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通过受电弓摩擦接触网获取电能是列车获取动力的主要方式。接触网在与受电弓长期摩擦中会产生一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谣言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现象,它的传播给社会秩序及经济发展带来许多不良影响。深入研究谣言在网络中的传播机理和免疫策略对于维护社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
紫外光通信是无线光通信的一种新类型,由于其在军事方面的广泛应用,从而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臭氧层对深层紫外光(200~280纳米)波段的紫外光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紫外光在到
全波形反演方法以多参数建模、精度高等优点已成为地球物理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方法使用正演模拟得到的模拟波场与真实波场进行匹配,采用二者的最小均方差作为目标泛函,使用全
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种类的应用系统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用户名和密码繁多不便记忆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多媒体的易操作性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便利。但是正是在传播与使用中的易操作性,使得数字多媒体易遭到攻击者的恶意篡改、伪造、删除
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智能传感器等技术将普通物品接入互联网中,实现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互联互通,近年来,物联网由于其良好的应用前景而成为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关注焦点。物联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各行各业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另外,由于电力电子设备应用的日益增多和各种非线性负荷、冲击性负荷、波动性负荷使用的日益增加,导致电能质量受到各种方面的影响,电能质量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目前,对于电能质量平稳信号的检测与分析问题,国内外算法已经发展较为成熟,然而对于非平稳信号,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仍处于尝试探索阶段。对电能质量扰动进行正确地检测、分析
随着深空探测和星地通信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光通信距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仅仅通过增大单激光器功率来满足通信需求是很困难的,所以为了获得大功率、高质量的激光束输出,人们
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的发展,图像数据呈现爆发性增长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图像物理表现与人们所熟悉的概念信息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对算法的处理能力和分类速度提出了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