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各地区GDP的贡献率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建筑业的拉动,在全国各地一片“折旧建新”的形势下研究建筑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尤为重要。建筑业的发展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尤其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建筑业不但能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且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充足活力。建筑业对我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就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贡献上。本文的研究在把我国分为四大区的基础上(中国四大区指我国大陆四大经济区域,即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考察了建筑业对各地经济增长的贡献。一方面建筑业不但能促进就业,直接带来GDP,而且其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也相当明显;另一方面建筑业的发展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建筑业对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包括相关的研发、咨询服务以及各类新型建材产业的发展,都起到了明显的拉动和辐射作用。尤其表现在对工业化的拉动、辐射作用进一步显现,直接带动了水泥、钢铁、制造、电力、水利等多个经济门类和行业的发展,为实现工业强国发展目标发挥着积极作用。协整分析的结果显示不是所有地区建筑业对经济发展长期影响都是显著的,也并不是所有地区经济的发展都能带动本地建筑业的长期繁荣。从全国范围来看,建筑业的发展并不一定能带来经济的长期增长,对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存在类似的结论;建筑业对经济增长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对于中、东部地区来说,经济的发展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带动建筑业的发展,尤其是中部;而对于西部和东北部的情况来说,情况则大有不同,一方面建筑业发展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给经济增长带来强劲的动力,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也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促进建筑业的发展,二者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尽管从协整分析的角度来看全国部分地区建筑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类似的关系,但事实上每个地区建筑业对本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存在显著差异。我们还可以得出另一结论:越是发达地区,建筑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越不明显;越是落后的地区,其经济增长越依赖于建筑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