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3[1,25-dihydroxyvitamin D3,1,25(OH)2D3]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p-mTOR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5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UUO模型组(B组)、1,25(OH)2D3治疗组(C组)。假手术组游离输尿管,其余两组将左侧输尿管结扎。治疗组将1,25(OH)2D3溶于植物油中以3ng/100g/d灌胃,余两组未用药。每组于术后第1、3、7d留存血液标本后分批处死大鼠(n=6),留取造模侧肾脏进行相关检测。用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肾脏间质损伤及纤维化程度,检测各组大鼠血肌酐、血钙、血磷的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α-SMA的表达情况,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p-mTOR在各组大鼠造模侧肾脏的表达情况。 结果: (1) 各组血肌酐均在正常范围,UUO组血肌酐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UUO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各组大鼠之间血钙、血磷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HE染色结果示,假手术组肾组织病理形态未见异常。UUO模型组可见肾间质损伤,包括肾小管扩张、萎缩及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肾间质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与假手术组比较,UUO组肾间质损伤明显増加(P<0.05);与UUO 组比较,治疗组肾间质损伤有所减轻(P<0.05)。Masson染色示UUO组肾间质胶原沉积明显,与同时间点假手术组相比,纤维化面积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肾间质胶原沉积显著减少,与同时间点UUO组相比,面积百分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UUO组与假手术组相比,α-SMA水平明显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UUO组相比,α-SMA水平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5) UUO组大鼠肾脏组织中p-mTOR的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5),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增多;治疗组p-mTOR的表达低于UUO模型组(P<0.05)。 结论: (1)mTOR通路可能参与了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及发展。 (2)1,25-(OH)2D3通过调控mTOR通路可延缓肾间质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