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学结构矫正人眼像差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anwen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矫正人眼高阶像差的相关研究已成为热点问题。人眼高阶像差对视觉功能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对于某些非正常主体,矫正它们有望进一步提高视力水平。另一方面,人眼高阶像差已成为视觉光学临床技术领域的一个基本概念,它们与屈光不正、屈光不正型弱视以及低视力、白内障术后视觉功能下降等的高度相关性业已得到证实,矫正它们是这些常见病治疗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人眼高阶像差具有十分复杂的面型分布,它们不能为传统临床方法所矫正。   本论文提出利用微光学结构矫正人眼全部像差,提高视觉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实现视觉功能的进一步提高;突破矫正元件的设计与优化、矫正元件的结构制作、矫正效果质量评价等关键问题,建立个性化矫正人眼像差的一般方法,为最终实现可直接佩戴的个性化人眼像差矫正镜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隶属于863课题—可植入式个性化人眼高阶像差矫正镜的制作技术和设备研究(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和北京同仁医院)的一部分。包括:1、复杂折射率分布中光线追迹的数值方法;2、理论上研究人眼像差对主观、客观视觉功能的影响,探索像差矫正的误差容限问题;3、针对曲面上矫正元件的设计,建立波前转换理论,并实现元件设计;4、研究可植入微光学元件的定位误差对矫正效果的影响,探索相应的元件优化设计技术;5、开展可植入微光学元件的制作和检测研究,并进行矫正效果的理论评估;6、开展人眼像差的个性化矫正模拟实验研究,包括个性化模拟人眼实验系统的建立及其个性化像差矫正实验。   通过将光线方程变换成经典力学中的质点运动方程,借助辛算法,实现了复杂折射率分命中的光线追迹。基于传统的像质评价理论,通过考虑视网膜和神经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以及视觉斯特列尔判据与logMAR视力的相关性,建立了视觉功能的理论评价方法,编制了相应的计算软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单项泽尼克像差对成像质量的影响、人眼高阶像差对视觉成像质量的影响规律、探索建立可用于研究人眼像差个性化矫正误差容限的方法。针对个性化矫正元件的设计,建立并验证了基于任意折射面的波前转换理论。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基于几何光学的折射定律和来自同一点的光线的线汇性质,为任意折射面的面型函数建立一个偏微分方程;基于这一方程,利用泰勒展开来确定面型函数的局域性质,并逐点求出整个面型函数,从而设计出折射面。基于波前转换理论和视觉功能评价理论,系统研究了个性化矫正元件的设计问题。主要包括:个性化人眼成像系统模型的建立,个性化角膜接触镜以及个性化人工晶体的设计,个性化矫正元件的视觉效果评价等。研究表明,所设计的元件可以有效矫正人眼波前像差,残余像差RMS一般在十分之一光波长左右,且理论视觉功能有显著提高。利用最小二乘方法,研究了可植入微光学元件的定位误差对矫正效果的影响,探索了元件优化设计技术。结果表明,在临床定位精度下,利用适当的优化技术来矫正人眼全部像差,会使相当数量主体的视觉功能显著提高。基于掩模移动滤波技术,制作了个性化微光学矫正元件的原型,提出并验证了加工误差分析方法,评价了矫正效果。结果表明,目前的加工精度能够满足有效矫正人眼像差的要求。   对于人眼像差的个性化矫正模拟实验研究,依据人眼的解剖结构和光学特性,设计了个性化的模拟人眼实验系统,采用傍轴光学计算和商业软件计算来检验计算结果的可靠性:采用波前转换方法设计了位相产生元件和个性化人工晶体。研究表明,以矫正前后的传递函数为指标,像差矫正效果非常显著;矫正元件的旋转定位误差对矫正效果影响不大;矫正元件平移定位误差小于0.15毫米时,像差矫正效果会十分明显;对临床常用的人工晶体材料PMMA,眼压的变化对人工晶体的表面变形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本工作的研究及成果为最终实现可直接佩戴的个性化人眼像差矫正镜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其他文献
生物礁具有良好的油气聚集能力,故一直是石油地质学家关注的焦点.礼乐盆地具有优良的成礁条件,但受限于资料品质,生物礁的研究仅仅处在起步阶段.本文借助重新处理的2D地震数
坐标变换理论,又称作“转换光学”是一种电磁材料设计方法。它利用坐标系之间的交换关系及Maxwell方程组的协变性,通过对空间几何的转换,设计等效的物质参数来对电磁场的传播进
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速度取决于城市交通运行的好坏。现如今,交通堵塞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滞着城市的发展,并成为城市交通的一大“通病”。ATC系统(自适应交通控制)是采用先进交通
激光二极管(LD)泵浦固体激光器以其高效率、全固化、结构紧凑、工作稳定和长寿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科研、材料加工、医疗、军事等领域。薄片激光器可以同时实现高功率,高效率
光学理论及其应用的发展贯穿着一个基本问题,即光的产生、传输以及接收和应用都涉及光与介质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也就是光在介质中的传输问题。混浊介质中偏振光传输的研究是
在激光工程系统中,需要对激光束进行控制。光束控制的目的:(1)提高激光束的近场均匀性,防止局部尖峰对光学元件造成损伤;(2)提高发射激光的远场能量集中度,提高目标位置处的
近些年来,光电平台作为一种高智能化、高精确性的综合监控平台设备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并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军事及民用领域。在当今世界,国防的科技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立足
学位
针对军用光学仪器检测普遍采用解体检测,检测设备功能单一、项目不全、主观因素大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磁吸式机械定位、复消色差平行光管及长焦和广角成像镜组等模块组合,实现了对现有装甲装备的不解体原位检测。设计的三片式复消色差平行光管保证了检测精度,首次将CCD接收装置用于检测光学参数,降低了人眼直接观察时存在的主观误差;利用数学形态学、小波变换等手段对图像进行处理,实现了检测结果的数字存储。试验表明,
长期应用于空间重力学生物实验的离心机设备,需要定期将离心机转动体上各种实验样品的科学实验参数和实验过程中所采集的图像传输到非转动体上;同时,也需要将能量传输到离心机转
贵州省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利用拉丁美洲圭亚那抗稻瘟病资源IP 346449为母本与现有的自育保持系进行杂交,然后再与中9B进行复交,经过多代选择获得稳定株系品资3 B,再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