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液体体系吸收CO2的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jians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CO2捕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溶剂吸收法是一种极具工业应用前景的CO2捕集方法。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溶剂在CO2捕集领域有良好的应用潜力。反应器放大规律的研究是推动离子液体体系吸收CO2工艺产业化的核心课题之一。计算流体力学(CFD)可为反应器设计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旨在建立考虑离子液体特殊物性和离子液体体系吸收CO2的传质及反应动力学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结论如下:   (1)建立了鼓泡塔反应器中基于欧拉-欧拉方法的离子液体体系吸收CO2气液两相流流体体动力学模型,模型对动量方程中的曳力项进行改进,引入适用于离子液体的曳力系数模型,耦合了描述气泡聚并和破碎的群平衡模型(Population BalanceModel,PBM),建立了基于渗透理论的异相反应模型,从而更真实的反映离子液体气液两相流的流动和传质过程。   (2)研究了传统曳力系数模型和新建立的离子液体曳力系数模型对流场模拟结果的影响。使用离子液体曳力系数模型模拟的[Bmim]BF4-空气体系中气含率与实验值的误差为8.1%,而传统模型模拟的误差则为22.8%。该模型模拟的小型鼓泡塔中[Bmim]PF6及MDEA-[Bmira]BF4-H2O复合体系吸收CO2的气含率模拟值与实验值误差均在10%-20%之间。考察了气速变化对塔内流型的影响,气速较低时塔内为安静气泡流,当气速达到0.4-0.5 m·s-1时塔内变为柱塞流,鼓泡塔内发生化学吸收的气含率低于物理吸收。采用PBM模型研究了鼓泡塔内气泡尺寸分布及其随表观气速的变化,不同表观气速下离子液体中气泡尺寸分布模拟值与实验值吻合。离子液体与CO2体系的模拟结果显示,随着气速的增大,塔内大气泡增多,气泡尺寸分布范围加宽。   (3)研究了表观气速对鼓泡塔内CO2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的相界面积密度及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两者均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大先增大,后稍有减小。因此,在鼓泡塔操作条件选择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表观气速。低气速下的相界面积密度和体积传质系数的模拟值与实验值吻合,可见,所用传质和反应模型对CO2吸收过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其他文献
本文就GB/T 17748-201X《建筑幕墙用铝塑复合板》标准修订的背景意义,修订内容、修订前后标准水平对比等进行了介绍,为相关生产企业,监督检验机构、施工方、应用方等更好的了解
This study is developing industry-academy cooperation method in ceramic field through analysis on types of industry-academy cooper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domes
金属涂装线外排废气采用蓄热式焚烧工艺设备进行环保处理是非常合适和理想的,160℃左右待处理有机废气进入蓄热室1的陶瓷介质层(该陶瓷介质”储存”了上一循环的热量),陶瓷释放热
为了深入分析由壳牌公司提供的渣油及热转化渣油的性质结构组成,系统的评价改质效果及合理地加工利用改质后的渣油。本论文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法多层次分离与分析,研究了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现有的通用大气环境自然暴晒试验方法标准以及PVC-U型材环境试验方法标准。对比分析了现有标准试验方法用于评价门窗用PVC-U型材自然老化性能的优缺点。在此
研究发现光伏组件模块的发电效率会随着其工作温度的升高急剧下降。而现在的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中,由于使用导热性能较差的玻璃作为基底和光伏构件没有进行主动散热降温的原因
本文主要研究了新型防火钢塑复合板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其各项技术性能测试,并从试验结果参数对其燃烧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评价分析,因而对防火钢塑板在建筑装饰装修上的材料
ABC1(for Activity of bcl complex)类蛋白激酶是近年来在植物中发现的一类新的非典型性激酶。自被发现之始,就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但植物中该激酶的研究较少,对于其在植物中的
有机物选择性氧化是有机合成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控制深度氧化、提高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始终是具有挑战性的技术难题。过渡金属希夫碱配合物能模拟酶在温和条件下催化多种类
霍邱体育中心工程结构复杂、体量大、专业多,双曲屋面造型新颖,给深化设计、方案及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本项目经过对项目难点的仔细分析和研究,有针对性的选取了深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