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梅州市嘉应学院梅州生源入学新生10年来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及携带状况,分析青年乙肝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当地乙肝的防治措施,降低HBV的感染率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方法收集梅州市嘉应学院2000~2009年所有梅州生源新生体检资料中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ASA)检测的乙型肝炎病毒五项血清学指标(HBsAg, HBsAb,HBeAg, HBcAb, HBeAb)数据,所有资料录入EpiData3.1数据库后,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对入学新生HBV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进行统计描述,并比较分析不同入学时间、来源地、性别等入学新生HBV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结果1.2000~2009年梅州市嘉应学院新生HBsAg总阳性率为15.90%。10年间,HBsAg阳性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19.13%下降至2009年的11.75%;前5年HBsAg阳性率平均水平(18.41%)明显高于后5年HBsAg阳性率平均水平(1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男、女入学新生HBsAg平均阳性率分别为19.93%和15.18%,男生HBsAg阳性率显著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城镇和农村入学新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13.77%和17.54%,农村显著高于城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在HBV血清标志物的统计分析中,HBsAg阳性入学新生中以HBsAg、HBeAg、HBcAb三项阳性(俗称“大三阳”)和HBsAg、HBeAb、HBcAb三项阳性(俗称“小三阳”)两种模式所占比例最高,为HBV感染的主要血清标志物模式,五种模式在前后五年两个阶段中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梅州地区大学新生具有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但近年来呈下降趋势;2.梅州地区大学新生乙肝病毒感染率呈现出男生高于女生、农村高于城镇等特点;3.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清标志物模式主要为HBsAg、HBeAg、HBcAb三项阳性(俗称“大三阳”)和HBsAg、HBeAb、HBcAb三项阳性(俗称“小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