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再生资源约束下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clover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新古典增长理论开始,资源对增长的作用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题目之一。随着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人类对有限资源的掠夺式开采以及严重的浪费愈演愈烈,资源约束对增长的影响及对环境的破坏随之而来。人们逐渐意识到资源约束的重要性,于是在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下,对增长中的资源约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理论研究给出结论,资源约束对增长的限制能够通过技术进步得以缓解,现实也证明如此。   当不可再生资源作为“增长的发动机”进入增长模型后,内生的技术进步能够保证在资源有限存量的前提下达到平衡增长路径,并维持增长的可持续性。创新是技术进步的集中体现,不同的创新形式得到的增长路径有所不同。在垂直创新的理论框架下,本文通过构造四部门增长模型,进一步发展了纳入不可再生资源的增长模型,推导了资源约束下均衡增长路径的可能性及其性质,并对稳态最优和稳态均衡进行了比较,得出的结论再次体现了技术进步对资源约束的补偿。   利用世界和中国区域数据,选择面板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上述理论模型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说明,技术进步能够减弱资源约束对增长的限制,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若技术参数足够大,技术进步能够完全补偿资源约束对增长的限制,因此资源约束下的平衡增长路径是能够达到的且是持续的。
其他文献
摘要:IPv6和IPv4共存到完全过渡将是一个逐步实现的长期过程,因此IPv6地址域的节点不可避免地要和IPv4地址域的节点实现互相通信,由于两种协议报文无论在地址空间还是在报头格式上都不兼容,因此纯IPv4节点和纯IPv6节点之间必须经过网络地址和协议的转换(NAT-PT)才能实现通信。NAT-PT(网络地址翻译-协议翻译)是网络地址翻译(NAT)、协议翻译(PT)以及应用级网关(ALG)的有机
期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日益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住房与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资源配置与城市发展不均衡,形成城市间住房选择与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持续走强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其技术创新的能力。今天,人们更是把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一国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一个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己经成为衡量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