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脊柱外科手术通常创伤较大,容易出血,围术期大量出血可造成患者病死率、手术并发症率、再次手术率及感染率上升,因此如何减少脊柱手术患者围术期出血是当前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使用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氨甲环酸可减少创伤和围术期出血量,从而降低出血引起的输血率和死亡率。值得注意的是,在临床使用中若采用静脉滴注氨甲环酸的给药方式,部分药物约在15分钟后才能聚集在手术及创伤区域发挥止血作用,并且还可能因氨甲环酸在血管内的抗纤溶作用而导致静脉血栓发生率升高;而采用局部用药方式可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有研究表明,在髋关节及膝关节置换手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的患者其围术期出血量明显低于静脉应用氨甲环酸患者的出血量。目前很少有研究对比脊柱手术条件下,局部应用氨甲环酸与静脉应用氨甲环酸的止血效果,以及不同给药途径对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因此,本研究通过探讨脊柱手术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凝血、纤溶功能和出血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氨甲环酸提供参考,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利用效果。目的:观察局部应用与静脉应用氨甲环酸对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引流量及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本院脊柱外科行多节段、胸腰椎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在缝合深筋膜前浸泡0.9%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组(于手术开始后30分钟静脉滴注1%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100mL),0.5%氨甲环酸组(在缝合深筋膜前浸泡0.9%生理盐水50mL+1%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50mL)和1%氨甲环酸组(在缝合深筋膜前浸泡1%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100mL),每组各24例。测定各组术中失血量,术后第1、2、3天的切口引流量,术前和术后第1、2、3天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血小板(Platelet,PLT),凝血五项,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D-dimer,D-D)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和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测血栓弹力图(The thrombus elastic diagram,TEG)。于术后第3天各组患者行双下肢B超检查。结果:1.一般情况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切口引流量术中失血量:各组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切口引流量:术后第1、2、3天,静脉滴注组、0.5%氨甲环酸组、1%氨甲环酸组引流量少于同时相对照组(P<0.05),1%氨甲环酸组引流量少于0.5%氨甲环酸组和静脉滴注组(P<0.05),0.5%氨甲环酸组引流量与静脉滴注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后第1、2、3天引流量逐渐减少(P<0.05)。3.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Hb、Hct:术前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3天,静脉滴注组、0.5%氨甲环酸组、1%氨甲环酸组Hb和Hct均高于同时相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1%氨甲环酸组高于0.5%氨甲环酸组和静脉滴注组(P<0.05);0.5%氨甲环酸组Hb和Hct与静脉滴注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相同时间点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凝血五项各组间及组内不同时点APTT、PT、TT、FIB和IN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术后第1天,静脉滴注组、0.5%氨甲环酸组、1%氨甲环酸组MA高于对照组(P<0.05),1%氨甲环酸组MA高于静脉滴注组和0.5%氨甲环酸组(P<0.05),0.5%氨甲环酸组MA与静脉滴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3天,各组间M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及组内不同时点的R、K、Angle和LY3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D-D术后第1、2、3天,静脉滴注组、0.5%氨甲环酸组、1%氨甲环酸组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0.5%氨甲环酸组、1%氨甲环酸组D-D水平低于静脉滴注组(P<0.05),1%氨甲环酸组D-D水平最低(P<0.05)。各组患者术后第1天D-D水平均达峰值,之后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7.t-PA、PAI-1各组间及组内不同时点t-PA和PAI-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B超检查结果各组患者术后第3天双下肢B超检查结果示:腘静脉、髂外静脉、胫前静脉、股静脉均未见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结论:1、局部应用氨甲环酸于脊柱手术患者可以有效减少脊柱手术后失血量,且不会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2、同等剂量条件下,脊柱手术患者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发挥的抗纤维蛋白溶解和止血作用优于静脉应用氨甲环酸。3、同等剂量条件下,脊柱手术患者局部应用1%氨甲环酸发挥的抗纤维蛋白溶解和止血作用优于局部应用0.5%氨甲环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