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Ad Hoc网络AODV路由协议的研究与改进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2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Ad Hoc网络是一种开放的,多个节点聚在一起形成一个无人工干预的、无预设基础设施的自组织网络,它在有限范围内可以实现多个移动终端的互联。因其组网灵活、快捷和高效的特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民用、军事、救灾等领域。为了支撑Ad Hoc网络的运行,必须要有合适的路由协议,而现有的Ad Hoc网络路由协议主要包括按需路由协议和表驱动路由协议,它们的性能之间有所差异,可以定量地对这些协议进行比较与衡量。因此,如何提高路由协议的性能成为了Ad Hoc网络的研究热点。本文重点研究了Ad Hoc网络中按需路由协议的AODV协议。在Ad Hoc网络中,节点会随机加入或离开网络,造成了网络的拓扑结构不断发生改变,引起断链频繁发生,从而使得节点修复工作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AODV协议的特征以及具体的修复操作过程,总结了AODV协议的性能优势以及劣势,并在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预探”机制的采用源节点修复和本地节点修复相结合的D-AODV协议。该协议具有如下特点:(1)引入了预探分组的概念。(2)在节点高速移动时,有效地减少了冗余控制消息的产生。(3)增大了整个网络分组传输速率,改善了节点高速移动时的传输时延并降低了路由寻找时间。最后,利用网络模拟软件NS2对D-AODV协议和AODV协议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协议在分组传输率、业务端到端的传输时延和路由寻找时间都有所改善,说明对AODV协议的改进是成功的。
其他文献
免疫受损宿主(immunocompromised host,ICH)好发各类感染,肺部感染尤其常见.过去由于引发免疫损害的各种基础疾病治疗困难,患者大多长期住院,往往因为严重感染不治而终,凡是ICH并发感染总是讨论医院感染为主.但近年来HIV/AIDS高活性抗逆转录酶治疗(HARRT)的发展使患者CD4+较快恢复,而器官移植和肿瘤治疗的长足进步,患者回归社会的机会增加,甚至恢复工作.但感染仍是IC
目的 研究电刺激小脑顶核(EN)对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6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
目的评估地塞米松联合甲巯咪唑治疗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特发性透析性腹水(IDA)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近年来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诊断的11例IDA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血滤过程中腹水回输治疗将其分为腹水回输组和非腹水回
目的: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临床表现,认知功能与大脑的结构、功能活动、脑血流量及其分布关系密切。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研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