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大学校园建设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在高速建设的背后却为整个校园环境带来了很多隐患:校园建设缺乏地域性思考,校园结构过于趋同;过分追求占地面积,导致校园环境尺度失衡,缺乏亲和力;校园环境细节设计不足,导致校园空间缺乏归属感,失去了应有的校园学术氛围。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在校园建设之初就得到足够的重视,必然会对大学校园人才培养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课题以寒地校园设计研究为依托,探讨校园中围合式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手法,从而希望为寒地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支持。文章首先对寒地校园围合式外部空间环境进行了基本解析,探讨了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然后分析空间环境特征,剖析了寒地校园中出现围合式外部空间环境的优势,以及发展的必要性。最后根据制约条件和优势分析制定了指导设计的基本原则,为深入探讨寒地校园围合式外部空间环境设计提供了基础的理念和明确了研究的方向。文章的核心章节分别研究的是空间形态和环境,一个侧重于研究空间是如何形成的,一个侧重于研究形成合理空间后如何对其内部的环境进行设计。第三章研究了寒地校园围合环境的空间构成问题,分别对尺度体量、围合方式、朝向布局三个影响素进行了定性定量的分析,并且利用环境模拟软件对提出的分类进行模拟比对,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的空间建构方式。使建筑空间本身能够合理的应对气候问题,并创造适宜教学交往空间。第四章在基于前一章得出合理空间后,针对于围合环境的设计研究。按照了从外向内的逻辑顺序,分别对界面、场所、景观三个环境要素进行了逐级逐层的深入分析。并通过设计中对建筑色彩、适宜材料技术、设施布置、植被配置等建筑辅助语言的研究,探讨寒地适用手法。目的在于营造寒地校园围合空间的亲和氛围,提供优质围合空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