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罪主体问题探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ew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职务侵占犯罪的发案率已经高居各类经济犯罪案件中的第二位,笔者在一线基层公安机关从事打击经济犯罪案件近7年时间,对此类犯罪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和理解,并深刻认识到此类犯罪的认定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难点,尤其是在对此类犯罪的主体认识方面,法律虽有明确规定,但在实践运用中又缺少具体的认定实施细则。并且在对此类犯罪的主体认识上,法律界学者们均有不同的见解,这就给公安机关打击处理此类犯罪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笔者通过查阅书籍、法律文件、文献资料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撰写此篇论文,以供分析和探讨。文章正文共分为四部分,笔者首先对当前学者们对职务侵占罪主体的观点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提出观点,即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只能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其次,本文对职务侵占罪主体中的公司、企业是如何界定的加以分析阐述,其中包括对公司、企业的含义和性质理解,以及国有资本参股、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能否认定为本罪主体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再次,本文对职务侵占罪中争议最大的“其他单位”的界定进行了研究论述。从“其他单位”涵义入手,对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私营企业、合伙、设立中的公司、农村基层组织、宗教活动场所等七种情形分别加以剖析,并提出是否能作为本罪主体的理由和依据。最后,本文对职务侵占罪中的人员认定进行了分析阐述,其中包括单位工作人员的含义理解,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的理解,并结合实际对临时工、雇工和实习生、与用人单位发生事实劳动关系的人员、劳务派遣人员以及离职后的人员是否能够成为本罪主体均做出了具体分析。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对目前在实践中争议较大的合伙、设立中的公司能否成为本罪主体中的“其他单位”以及临时工、雇工、实习生、与用人单位发生实际劳动关系的人员、劳务派遣人员、离职后的人员能否成为本罪的主体进行了论证探讨。由于笔者知识水平和写作水平有限,文章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烦请老师多多批评指正。
其他文献
城市的灾后重建是国家减灾防灾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乡规划与建筑学多年来持续的研究热点,而城市震后重建可以说是其中最复杂、最综合的类型。汶川5.12地震是我国自
通过对168份新型毒品滥用问卷的实证分析,认为新型毒品滥用的主要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滥用者身体能力、生产能力的危害;二是对滥用者心理能力的危害。因此,在对其
9月22日,湖南省委召开会议,对全省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建制村合并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标志全省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启动。省委书记徐守盛在会上强调,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建
"传媒时代"人类审美期盼的嬗变主要有:(1)由"仰视"到"平视"的转变.人们不仅要在与传媒的平等对话中审美,而且要在参与大众传播的过程中审美,从而实现由"非完全审美"向"完全审
益心胶囊是根据众多专家多年临床经验研制成的具有活血化瘀、行气豁痰作用的治疗冠心病的有效药物,现已完成Ⅲ期临床观察。为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小剂量异丙肾上腺
目的: 观察多发性梗塞痴呆大鼠脑细胞凋亡及热休克蛋白的变化,以及“调神益智”针法的干预效应。为进一步促进该针法治疗多发梗塞性痴呆(MID)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实验依据。
目的探讨小脑幕区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2007年至2010年18例小脑幕区硬膜下血肿采取手术治疗并观察、总结。结果 18例小脑幕区硬膜下血肿患者,治愈17例,1例合并有
目的调查广东省佛山地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伴发"H"型高血压的患病情况。方法选取2010-07-12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纳入标准的
选用二硫化钼 ( Mo S2 )、聚四氟乙烯 ( PTFE)、石墨、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填料填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UHMW- PE) ,研究了这些填料对 UHMW- PE摩擦磨损、表面硬度和冲击强度等
近日,央行、民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大力创新完善金融组织、产品、服务和政策体系,提升对养老服务业的金融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