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王嘉的《拾遗记》是一部重要的魏晋南北朝小说。以往对它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大多各有所长,但综合起来看,在王嘉生平与《拾遗记》版本的考据上目前已形成了一些定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嘉的《拾遗记》是一部重要的魏晋南北朝小说。以往对它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大多各有所长,但综合起来看,在王嘉生平与《拾遗记》版本的考据上目前已形成了一些定论,若想深入研究,难以产生新的创见;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在《拾遗记》文学研究上,艺术特色评析流于表层,大多人云亦云,还有待深入综合论析;在宗教思想与民俗研究上,研究视野相对狭窄和空泛,还有待于拓展和深入。此外,大多作者集中于王嘉正文的研究,鲜少有人将萧绮录语也纳入《拾遗记》文本来理解,因此,将其与《拾遗记》正文看做一个整体的思考和研究显得很有必要。鉴于此,本论文综合运用了叙事学、民俗学、文献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选择了前人论述不够的《拾遗记》萧绮叙录、戏谑的审美精神和民俗的道教化三个方面展开学术考察,这对于推进《拾遗记》研究,梳理古小说发展轨迹,揭示汉魏六朝民俗与宗教之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论《拾遗记》萧绮叙录中的小说理论。《拾遗记》以其叙录结合的体制开中国小说评点派之滥觞。萧绮用四种不同类型的录语对正文进行品评,在中国古代小说文艺批评的核心概念上,取得了高于同时代人的理论成就,为古小说批评作出了贡献。同时录语的加入形成了干预性叙事,昭示了一种新的中国古典小说叙述方式的产生。第二部分论王嘉《拾遗记》的戏谑化审美精神。王嘉在《拾遗记》中有意追求奇异性叙事,在帝王、后妃形象的塑造上颠覆了经典叙事;在异族形象和远国殊乡的想象图景中,表现出与主流文化不同的民族观,形成了充满反讽戏谑性审美精神,加强了小说的文学性,拓展了古小说的审美疆域。第三部分论《拾遗记》的民俗事项及其道教化特色。《拾遗记》中记录了大量魏晋民俗事项。这些民俗事项以饮食习俗暗示道教服食修炼法,在名物传说、名山传说及节庆风俗中杂糅进道教因素,体现出民俗的道教化倾向。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术前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HSCT患者共计33例作观察对象,按数字随机表分两组,对照组(16例)与研究组(17例)。
<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在于从严管理干部。只有真正严起来,才能把干部队伍更好地管起来,让政治生态更加清朗起来。近年来,我们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
[目的]分析PAPPA(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和PAG(妊娠相关糖蛋白)mRNA在不同妊娠时期奶牛外周血的表达规律。[方法]提取奶牛空怀期和妊娠30 d、60 d、90 d、150 d和240 d血浆中游
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向中国发出将“与中国就菲律宾在西菲律宾海的海洋管辖权引起的争端”提交仲裁的书面通知及权利主张,启动了菲律宾诉中国仲裁案。在菲律宾外交部,中国驻菲
楚歌,泛指自先秦时期就流行于南方地域的民歌。它源于楚国,并流传于南方各民族。本文大量参考了先秦典籍、史书和诗歌集,从先秦楚歌概况、汉代楚歌、楚歌的文学史影响三部份
从上世纪之交的谴责小说到新世纪的官场文学,自古有之的官场小说逐渐占领了阅读市场。伴随着社会变革和经济改革,人们的阅读兴趣改变了市场需求和小说的生产运作模式,并且中国自
物资采购是物资管理中易发腐败问题的源头,事实告诉我们,只有根治产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才能从源头上遏制违法违纪问题的滋生,才能从“禁而不止”、“纠而复生”的怪圈中解脱出来
石墨烯材料在2004年被首次制备成功因其卓越的物理特性被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石墨烯材料在电子学方面有着这些特性:石墨烯具有超高的电子迁移率特性,它的电导率可以受到外接偏
光电子技术是支撑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光电器件正朝着高速、低功耗、小型化、集成化等方向快速演进。然而,由于传统材料在光性能、电性能、热性
目的测算社区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成本,为社区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经费预算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及专题讨论建立备选指标库;经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确定儿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