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为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一个普遍现象是融资困难。一方面是由于中小企业容易受经营环境的影响,导致投资风险较高。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小企业资产规模有限,导致在申请贷款的过程中缺少抵押和担保。但是,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最主要原因,具体而言:在信贷市场上,由于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与信息披露能力较为缺乏,银行对中小企业难以做出有效的风险度量。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银行作为资金的提供方,仅通过提高利率选择贷款企业容易导致信贷市场出现逆向选择的现象,而在企业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后,由于融资成本较高,容易出现道德风险的现象。这两种现象会使银行对企业的资金支持面临信贷风险。因此,银行会为了控制信贷风险,会倾向于贷款给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的大企业,对中小企业多采取信贷配给的策略。因此,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我们必须首先解决银企之间信息的不对称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文章试图从信息获取视角,分析其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可能性及条件。将中小企业信贷融资行为模型化,分析信息获取在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是怎样缓解企业信贷配给的,其次结合案例讨论,找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更好更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最后提出相关建议。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讨论,得出本文的主要结论:要降低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银行应当在贷款之前对企业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在贷款之后对企业进行监督,使得企业与银行之间保持一种长期的关系,达成隐形合约,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成为银行的关系型客户。而企业为了增加融资可获性以及降低融资成本,应该主动配合银行获取信息,甚至主动披露更多的信息给银行,以减小银行获取信息的成本,降低银行对企业贷款的利率要求,达到银企双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