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作为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早已为经济学家所关注,健康资本有助于增加人们从事市场和非市场活动的时间,从而可以提高收入水平和福利水平。而在决定健康的诸多因素中,收入差距日益受到关注,Wilkinson(1996)在众多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健康决定的收入差距假说(IIH,Income InequalityHypothesis),即不仅个人收入或社会平均收入影响个人健康状况,社会的收入差距也会发生作用。另一方面,收入差距可以通过医疗公共品的提供、通过对个人行为和心理的影响、社会资本以及政府税收来影响健康。
在过去20年里中国居民的收入差距迅速扩大,由此引出的问题是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是否对健康状况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低收入群体健康的改善是否会受到更为不利的影响?特别在中国农村,农业劳动的特殊性及劳动环境的艰苦性决定了健康的身体是第一位的生产要素,同时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也日趋严重。因此,在收入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研究其与农村居民健康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地公共政策建议,尤显得具有实践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对于目前收入差距与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评论,对其相关的研究方法和结论进行评述,对关键指标的度量和数据结构及模型设定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其次,利用CHNS数据库1997年和2000年农村面板数据作为分析对象,来验证农民的健康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中的机制。最后,提出改善农民健康的公共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