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模拟鲜酸及后续工况条件下的腐蚀试验,结合电化学分析测试及SEM、激光共聚焦、XPS和XRD等分析手段,研究了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在土酸酸化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60℃-160℃范围内,缓蚀剂对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在鲜酸(土酸)中的缓蚀效果均在一级标准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平均腐蚀速率、最大点蚀深度、平均点蚀深度和平均点蚀速率均增大。尽管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在鲜酸溶液中的均匀腐蚀速率高达14.5516mm/a,但远低于标准及油气田可接受的范围要求。因此,从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的均匀腐蚀速率来看,酸化缓蚀剂与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的匹配性良好。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在不同温度鲜酸溶液中电化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缓蚀剂通过抑制阴极和阳极反应的方式降低自腐蚀电流密度,缓蚀效率达到90%以上,缓蚀性能良好;该缓蚀剂能够显著提高阴极和阳极塔菲尔斜率,对阴阳极反应都有抑制作用,因此该缓蚀剂的类型是混合型缓蚀剂。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在鲜酸腐蚀条件下具有很高的腐蚀速率,相比来说,其在残酸及工况CO2腐蚀条件下的均匀腐蚀轻微,均匀腐蚀速率较低。因此,就均匀腐蚀严重程度来看,在模拟腐蚀试验条件下,鲜酸腐蚀最为严重。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经120℃鲜酸-120℃和170℃残酸-120℃和170℃地层水CO2腐蚀后,点蚀密度显著增大,相比于在独立残酸腐蚀、独立地层水CO2腐蚀条件下未出现明显点蚀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鲜酸腐蚀过程中形成的缓蚀剂吸附膜(或腐蚀产物膜)在残酸及工况CO2腐蚀条件下的不完整覆盖,促进点蚀的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