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福州港马尾万吨码头为例,利用河床演变分析方法和数学模型就港池回淤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可为工程布置提供科学依据。 马尾万吨码头位于弯道凸岸,建成后在弯道横向环流的作用下不断淤浅,虽经整治工程,并辅之疏浚,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港池水深时好时坏,严重影响码头正常使用,开展相关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研究认为:(1)马尾附近河段涨急、落急流速一般出现在中潮位附近,且落潮历时大于涨潮历时。洪、枯季全潮断面平均流速落潮大于涨潮,落潮为优势流。汛期马尾附近河道造床动力以径流为主,而中枯水期造床动力又以潮流为主。(2)通过对马尾万吨码头港池冲、淤演变以及与洪枯季节关系分析,认为港池的冲淤变化与上游来流量及来沙有一定关系,但更主要的是受码头附近河道局部水流条件的影响,后者是造成港池淤积的主要原因。(3)通过对实测流速、水位和流量过程资料的验证,说明数学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原体的水流条件,其计算精度基本符合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可以用来进行局部水流条件的分析研究。(4)涨急时,港池位于弯曲水流的凸岸;落急时,港池可能位于水流凹岸,也可能位于凸岸,关键取决于北港和马杭水道水流的相对强弱。在布置整治工程时,应以落潮流为主,尽量使得港池水域位于弯曲水流凹岸,同时位于顶冲点附近,以利于维持和改善港池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