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张家口市小白山地区等跳科(Isotomidae)的系统分类及小白山桃树林中土壤动物的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介绍了等跳科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形态特征及研究方法,给出了等跳科中国已知属的检索表。根据等跳科的角后器、小眼、弹器等形态特征和世界已知种的检索表,对小白山地区的等跳科进行了系统分类,经鉴定隶属于5属10种,分别为德跳属(D.divergens,D.multisetis,D.trispinata)、符跳属(F.octoculata)、裔符跳属(F.centralis)、等节跳属(I.anglicana,I.nepalica,I.riparia,I.viridis)和图跳属(T.hebeiensis sp.nov)。其中T.hebeiensis sp.nov为1个新种。对等跳科的5个属(德跳属、符跳属、裔符跳属、等节跳属和图跳属)进行了整理和描述,给出了符跳属中国已知种的检索表和图跳属世界已知种的检索表,详细的描述了10个种(D.divergens,D.multisetis,D.trispinata,F.octoculata,F.centralis,I.anglicana,I.nepalica,I.riparia,I.viridis和T.hebeiensis sp.nov)的形态特征,并绘制了各种的形态特征图。选取了小白山桃树林中3个具有代表性的样方,采用手捡法和五点取样法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土壤动物,共获得土壤样品54个。运用Tullgren干漏斗法分离土壤样品中的土壤动物,共获得土壤动物4350只,隶属于2纲4目7科。其中优势类群为粉螨科、奥甲螨科、囊螨科、棘跳科,分别占个体总数的44.83%、19.54%、17.24%、12.64%;常见类群为罗甲螨科、摇蚊科、薪甲科,分别占个体总数的2.30%、2.30%、1.15%;没有稀有类群。土壤动物个体数的垂直分布不具有表聚现象。3个样方的土壤动物多样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Shannon-Wiener指数(H’)的大小排列顺序为样方2>样方1>样方3;Pielou均匀度指数(Jsw)的大小排列顺序为样方3>样方2>样方1;Simpson优势度指数(C)的大小排列顺序为样方1>样方3>样方2;Margalef丰富度指数(M)的大小排列顺序为样方2>样方1>样方3。样方之间的相似性为中等相似。本研究为小白山地区等跳科的系统分类及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为小白山桃树林桃产量的提高、科学管理以及土壤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