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蛮XP的”结构的综合考察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_ant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与各地交流的加强,“蛮XP的”结构逐渐由南方方言词语进入到普通话系统中,突破了地域限制,使用频率增加。然而,有关该结构的研究较少。通过对大量的语料进行分析,本文考察了“蛮XP的”结构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该结构形成的原因。在“蛮XP的”结构中,“蛮”作为绝对程度副词,表示程度高,修饰XP。XP可以是形容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和名词性成分。结构中的“的”并非必须的成分,在某种情况下可以省略。此外,讨论了“蛮XP的”结构的意义,并探讨了其主观性特征。句法功能上,该结构主要是在句中充当谓语、定语、状语和补语。语用上,从评价功能、语用会话原则、焦点、句类选择、语体特征五个角度阐述了“蛮XP的”结构的语用功能。最后,考察了“蛮XP的”结构的历时演变过程,该结构在清代初期形成。其形成动因包括“蛮”的副词化、民族心理的影响和网络传播的影响。
其他文献
文章提出了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集约化发展的概念,并重点对影响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集约化发展的政府干预、经济效益、社会舆论和公众认知以及水运基础设施建设自身发展需要等主要
我国出国留学生低龄化的趋势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富民政策有关,使得少数富裕起来的人群的孩子有可能远渡重洋留学国外,同时这一趋势和现象又有着深层次的社会学原因。用恩格尔定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城乡发展严重不均问题使得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主要集中在城市区域。从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普遍情况来看,许多地区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广大农民的基本生存与基层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农村村民的基本生活问题必须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亟需进行有效均衡整合,整个均衡整合过程单由政府一方是很难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