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的战略选择,因此如何促进一体化实现要素区域流动、资源再配置和经济发展极为重要。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倒U型经验规则基础上,从制造业集聚和专业化程度两方面来研究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状况。通过区域、行业、时间、空间四个维度,测算1998-2009年长三角区域16个城市制造业集聚程度及制造业转移的路径,实证了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同时运用克鲁格曼分工指数、区位商分析长三角区域的专业化程度,空间自相关法计算制造业间的联系。研究证实了一体化进程提升阶段伴随着产业重新集聚和地方专业化程度的提升这一理论假设,主要有三个结论。第一,现有的以长三角“两省一市”的研究结果显示制造业各行业的集中趋势是主流,而本文根据长三角16个城市制造业的数据测算出的产业集聚指数显示制造业总体呈现扩散趋势,且大部分行业以扩散为主但同时少数高技术行业呈现集聚态势,城市层面的制造业集中程度并不高,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处于中级水平向高级水平过渡阶段;且以城市层面从影响制造业区位演进的因素中发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阶段,劳动力引致产业扩散,而技术的作用方向并不显著,从而对特定阶段长三角制造业大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呈现扩散趋势提供实证支撑,不同于现有文献中要素禀赋会促使产业集聚的深化。第二,在城市层面的长三角总体专业化程度和各城市的专业化分工保持上升的趋势,通过城市两两间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专业化分工在逐渐加深,进一步证实现有文献的结论,城市的产业发展方向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证实当产业和区域的划分程度越细,差异越发显著。第三,现有的文献并没有对长三角区域16个城市制造业进行空间自相关比较分析,本文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制造业部分行业的地理集中呈现显著的空间关联性,地理集中程度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上海及其邻近城市,同时显示扩散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