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无线电网络中传输策略的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ai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无线通信领域中各种语音、图像、视频等数字化业务大量增长,一方面导致数据传输速率越来越高,对传输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导致有限的无线频谱资源变得日益紧张。然而,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FCC)的研究显示,已经授权给现有多种无线电业务的频谱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闲置,即存在频谱空穴(Spectrum Hole),或称为空闲频谱,造成了频谱资源的严重浪费。认知无线电(CR,Cognitive Radio)技术被认为是一项可以用来改变现有频谱短缺局面的新技术。   认知无线电是在软件无线电(SDR, Soft Defined Radio)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的智能无线通信技术,它通过感知外界的环境特征,自动调整设备的发射和接收参数,使内部状态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认知无线电技术的研究目标是提高频谱利用率及系统容量,保证更优良的通信服务质量,这也是正处于研究阶段的IEEE 802.22草案所需要实现的目标。该草案在MAC核心内容之一是共存性机制(Co-existence),并且基于OFDMA/TDD技术。本文将研究以下内容:   第一,介绍了认知无线电与无线区域网的技术及其发展。   第二,受YING-CHANG LIANG的农村802.22网络应用研究工作的启发,本文研究了一种自适应时分双工传输设计,在覆盖的802.22网络应用场景下它可利用下行和上行的传输时隙的空闲来传输额外的数据。计算机仿真结果显示,当使用该技术时,上行吞吐量增益提高明显,最多可达约30%。   第三,考虑存在两个共享频谱无线系统的应用场景,其中的第一个系统具有大的覆盖范围并且大的传输时延,其数据包到达最后一个接收节点与到达前面一个接收节点的时间差为一个OFDM符号周期的整数倍。这里我们研究了一种简单时频资源块分配算法,它可以利用第一个系统的传输过程中的时间差,来实现第二个系统的数据传输,从而实现两个无线系统的频谱共享。
其他文献
目前,国内外没有专门针对安全防范监控应用的音视频编解码标准,现有的音视频编解码标准都是针对广播电视和大众娱乐方面的应用,在安全防范领域直接采用具有很大的不适应性。因此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物的健康问题。人们通过实时监测建筑物的结构参数可以获得重要的信息,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判断建筑物的健康状况,然后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各种信息便可毫无障碍的在网络上迅速方便的传输,但是网络的便捷性和实用性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
当前,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TD-SCDMA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我国政府和相关的研究机构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来促使它的成功,并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但另一方面,从
贝叶斯网(Bayesian Networks,BN)又称信度网,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其清晰的语义结构揭示了研究对象的内在统计关系,是复杂联合概率分布的紧凑表示方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数字平台用软件算法来实现信号解调接收的软件无线电技术在通信、雷达、导航等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船用紧急无线电示位标是在船舶遇险情况下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可为用户提供精准的三维位置、速度和时间等信息,其应用遍布军用和民用各个领域。GPS卫星信号非常微弱,易受各种有意或无意的干
LDPC 码是一种线性分组码,线性分组码的编码是通过生成矩阵得到的,虽然LDPC 码的校验矩阵是稀疏校验矩阵,但是它的生成矩阵却并不是稀疏的,使得编码复杂度与码长的平方成正比,由于
图像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信息载体,是一种相似性、生动性地描述或写真客观物体。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图像处理技术、模式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硬件技术的逐步成熟,图像处理技
MIMO-OFDM技术可以在不增加发射功率和额外带宽的前提下增加系统容量和提高频谱利用率。通过OFDM技术的频率分集技术,将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转化为频率平衰落信道,有效地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