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5月,国内女德文化研究者丁璇的一次公益演讲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一时间“女德”问题充斥着现实与虚拟世界,事件发端于丁璇在江西九江学院演讲中提及到“女人衣着暴露易失身”、“女孩最好的嫁妆就是贞操”等言论。一时间,舆论喧嚣,有网友表示“这些言论是对女性的歧视和禁锢”,但也有网友表示这是复兴弘扬传统文化。此外,2017年12月,辽宁一“女德班”再次因“点外卖是不守妇道,经常换男友会送命”等言论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其讲师还对外宣扬“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坚决不离婚;女子就该在最底层;不刷碗就是丧失妇道”等言论。此言一出,更是激起了网友的激烈讨论。另外,使得此话题进一步沸腾的是电视剧《欢乐颂》,第16集中男主人公应勤对女主人公邱莹莹的“处女情结”。该剧情的播出时间与丁璇的女德讲座时间相差无几,使得网友对“女德”的讨论进一步得到升华。本文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方式来对“女德事件”进行剖析。第一章主要是对关于“网络群体极化”文献的梳理;第二章主要是对“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理论及概念的阐述;第三章主要通过数据的分析证明“女德事件”在不同的网络介质中存在群体极化现象;第四章主要是分析“女德事件”产生群体极化的原因,笔者主要通过对比“女德”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差异,政府及媒体应对“女德事件”所存在的问题来阐述产生群体极化的原因;第五章,笔者主要针对产生群体极化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笔者希望通过本论文的论证,来引导网民及媒体、政府能够正确看待网络群体极化事件,并对其加以引导,无论是政府或者媒体在应对“网络群体极化”事件时,能够发挥各自的责任,正确引导舆论方向,积极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