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拥塞控制采用分布式的工作方式,缺乏全局网络信息,其性能受到一定限制。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SDN)通过将控制与转发相分离,为网络管理者提供了全局视图以及集中管控网络的能力。因此,有希望借助于SDN而使传统拥塞控制摆脱其所受的固有限制,进而实现适应性更强、更为优化的拥塞控制机制。SDN旨在对转发层面进行抽象和管控。相比于端到端控制,同样工作于转发层面的主动队列管理(Active Queue Management, AQM)对于SDN有更好的适配性,更适合借助于SDN而进行全局优化的拥塞控制。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SDN场景下的动态AQM调整框架OpenAQM。该框架使用全局网络信息对AQM算法进行优化,包括对AQM算法进行自适应参数调整以及算法性能择优。参数稳定性调节需要有一定的调节依据。本文通过使用经典控制论方法对系统进行建模,依据奈奎斯特准则分析系统的稳定性条件,以该稳定性条件作为调节依据。本文给出了求解AQM算法稳定性条件的一般性步骤,并以RED算法为实例进行具体分析,最后在NS2平台上进行了RED算法参数调节的仿真实验,验证了上述稳定性条件的有效性。性能择优需要对AQM算法性能进行预估。本文使用TCP/AQM对偶模型来求解系统的稳态性能,以此作为AQM算法性能的预估。本文给出了求解系统稳态性能的一般性方法,并以单瓶颈拓扑为实例求解其稳态性能的具体表达形式,并预估了REM、PI、RED三种算法在单瓶颈链路下的性能表现,最后进行了NS2仿真实验对上述预估进行验证,并依据各算法性能优势进行动态切换以适应网络变化,验证了上述性能择优方法对于在提高网络性能方面的有效性。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一个基于SDN的动态AQM调整框架OpenAQM。相比较于其他基于SDN的拥塞控制方法,本文选取通过控制AQM来优化全局拥塞管理,充分利用了AQM与SDN的适配性,降低了系统部署的难度的同时,也为网络管理者提供灵活控制队列以缓解拥塞的能力;另外一方面,本文通过使用控制论和最优化理论,分析并给出了基于本框架进行AQM优化的具体方法。本文通过NS2仿真,以RED、PI、REM算法为分析实例,验证了该框架的可行性以及优化拥塞控制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