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中药复方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评价疏肝和胃法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2例咽喉反流性疾病(肝胃不和证)患者,以就诊的先后顺序按随机数字表纳入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采取行为干预,试验组予以口服疏肝和胃法中药复方免煎颗粒,对照组予以口服兰索拉唑片,疗程3周。受试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治疗结束时填写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反流症状指数评分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SAS)。研究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行动态喉镜检查,并填写反流体征评分量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变化,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1周后,试验组于对照组疗效分别为37.5%与47.4%,两组在SAS评分上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疗效及各项症状上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2.治疗2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分别为58.3%与68.4%,两组在疗效及各项症状、体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治疗结束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分别为91.7%与89.5%,两组在SAS评分上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疗效及各项症状上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疏肝和胃法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肝胃不和证)疗效与质子泵抑制剂相当;2.疏肝和胃法对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伴随的焦虑症状及嗓音声学分析基频范围无明显改善作用;3.本次试验组所用疗法安全有效,未出现明显副作用,适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