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区古粟黍遗存基因组学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xz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我国北方旱作农业的重要粮食作物,粟[Setaria italica(L.)Beauv.]和黍(Panicum miliaceum L.)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源远流长。依据考古学研究,粟黍在距今10000年前的中国北方地区被驯化,之后开始向欧亚大陆西部传播。新疆地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人类迁移的重要交通枢纽,它位于欧亚大陆腹地,连接欧亚大陆东西部,承接着彼此的物质及技术流通以及人群交流,也被认为是粟黍旱作农业向西扩张的通道。本研究选取了新疆地区的古粟黍遗存,成功提取了来自哈密五堡墓地(距今3000~2400年)的3个古代粟遗存(2个籽粒遗存和1个叶子遗存)的古DNA,以及来自小河墓地(距今约3650~3450年前)、苏贝希墓地(距今约2400~2300年前)、阿斯塔那墓地(距今约1300~1200年前)的3个古代黍遗存(均为籽粒遗存)的古DNA,并将其全基因组测序的结果与现代粟和黍群体的基因组数据进行比较和群体遗传分析。粟黍古DNA提取结果表明植物遗存中的古DNA保存状况与样本材料类型、保存时间和保存环境均密切相关。古代和现代粟样本的群体遗传分析表明,中国北方地区的粟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说明其可能是粟的驯化地和遗传多样性中心,五堡墓地古粟样本与中国北方地区包括甘肃地区的现代粟样本遗传关系较近,说明粟可能在中国北方地区驯化后,向西经甘肃河西走廊传入新疆地区,进而传至欧亚大陆西部地区,河西走廊地区是粟通往新疆的关键节点;五堡墓地古粟遗存与新疆地区现代粟的群体遗传结构相似,说明新疆地区在近3000年间,粟的遗传结构可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古代和现代黍样本的群体遗传分析表明,小河墓地古黍遗存样本属于欧亚大陆中西部类型,该类型可能是在内亚山地走廊传播过程中受到种植方式、气候地理环境和饮食习惯等影响,发生遗传分化而形成的,其在内亚山地走廊形成后传播进入新疆地区;苏贝希墓地古黍遗存样本属于欧亚大陆中西部类型和东部类型的混合类型,这种类型可能是伴随欧亚大陆东西部人群迁徙,在北方欧亚草原地区发生了东部和中西部类型栽培黍的杂交,然后向南传入新疆地区而形成的;阿斯塔那墓地古黍遗存样本属于欧亚大陆中西部类型和野生黍的混合类型,该类型黍与甘肃和新疆的个别样本遗传关系最近,推测这种类型的黍可能是伴随中国北方人群经甘肃河西走廊至新疆地区的迁徙,而被带入新疆地区的。通过粟、黍群体遗传结构的比较,我们发现欧亚大陆东部和中西部的黍具有明显遗传分化,而欧亚大陆的粟群体内部却没有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我们推测粟黍在距今10000年前在中国北方地区被驯化,向西传播至欧亚大陆西部地区,在西传过程中黍可能由于更强的抗性和更短的生育期等适宜在早期内亚山地走廊种植的特点,而较早地在内亚山地走廊上广泛传播,在这个传播过程中同时伴随着遗传分化的发生,而粟的适应性相对于黍较差,而未能在早期的内亚山地走廊上传播并发生遗传分化,这与考古学研究显示的内亚山地走廊上粟的传播晚于黍的传播是一致的。本研究为在粟黍的驯化与传播研究提供了关键的古基因组数据,丰富了新疆地区粟黍群体遗传研究的证据,同时对古代与现代粟、古代与现代黍群体展开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的对比分析,进而对粟黍的传播路线、传播历史和传播机制等问题进行逐渐深入地探讨,并为未来的相关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水泥库的清库作业是保障水泥质量和增大库容的重要环节,人工清库存在较高的风险,采用清理机代替人工清库是清库作业的发展趋势。本文以企业的某型水泥库清理机为研究对象,针对该清理机在使用中存在的关键结构重量较大、工作臂同步摆动以及末端清库刀具转速控制效果较差等问题展开研究,旨在对现有水泥库清理机进行改进设计,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清库成本。运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水泥库库壁清理机的三维实体几何模型,并利用ANSY
学位
针对目前板材加工行业的表面涂层光固化处理产品质量不够稳定、人工参与量大、生产效率低和能源消耗高等方面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能够满足密度板表面涂层光固化生产工艺要求、自动化生产的成套设备,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具有明显的意义。首先,本文对密度板表面涂层光固化工艺进行分析,根据生产流程,确定了成套设备的总体设计方案,将密度板表面涂层光固化成套设备分为供料、上料、一级辊涂、一级固
学位
阿尔茨海默病(AD)与年龄相关,以进行性和不可逆转的认知衰退、记忆丧失和行为障碍为主要特征。目前关于AD的发病机制已有多种假说,其中β-淀粉样蛋白(Aβ)级联假说受到了广泛的认可,该假说认为Aβ本身或其寡聚体形式在大脑中的积累引发了强烈的神经毒性,导致氧化应激、突触丧失、炎症反应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等,是下游神经元功能障碍的触发因素,也是导致该疾病所有病理特征的首要原因。天然产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
学位
随着“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智能制造已成为工业发展趋势,生产线从半自动化到全自动化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一环。焊接机器人作为自动化生产线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仍以点焊为主,依靠人工示教及离线编程完成焊接任务。数字孪生技术作为智能制造的助推器,将其与焊接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孪生场景内对机器人运动干涉点和奇异点的有效避让,映射到物理世界是对高难度空间曲线的连续性焊接。本文从构建焊接机器
学位
乳腺癌被认为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它的存在导致了全球很多女性的死亡。尽管早期的治疗改善了临床结果,但肿瘤转移到远端器官仍会导致乳腺癌患者生存率降低。三阴乳腺癌(TNBC)是一种特殊的乳腺癌,被认为不表达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或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同时还具有侵袭性强、转移性强、易复发等特点。此外,由于大量异质性存在于三阴性亚型中,这使得寻找共同靶标成为一个难点,与
学位
<正>2019年10月31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印发〈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的通知》(国资产权[2019]653号,以下简称《操作指引》),为中央企业所属各级子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更加权威、系统、有针对性的政策指导。"双百企业"在大力推行综合性改革的过程中,很多都选择了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以"混"促"改"。但在工作推进过程中,确实也还有一些企业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认识误区
期刊
液力透平作为一种高效的能量回收装置在化工行业被广泛应用,本文以低温甲醇洗工艺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试验测试等方法对透平能量回收装置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低温甲醇洗工艺中存在的余压能浪费现象,提出采用液力透平回收余压能量的方案,依据工艺系统参数,完成了透平水力参数计算与结构设计;使用Standard k-ε湍流模型,对低温环境混合介质下液力透平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数值模
学位
活塞作为柴油机的重要组成部件,它的结构复杂,工作环境恶劣,承受着巨大的机械负荷和热负荷,这使得其成为最容易发生故障的零件之一,而活塞高热负荷的问题又尤为凸显,目前,解决此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采用强制振荡冷却技术,此技术可使机油在活塞内冷油腔中产生强烈的湍流运动,有效降低活塞温度。本课题将采用实验的方法,对不同条件下活塞内冷油腔中气液两相流的振荡流动特性以及传热特性进行研究。利用Solidwork
学位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的传统金属髋臼杯植入体多由致密钛合金经机械加工制造而成,在植入后会与人体骨产生应力遮挡现象,易引发植入体的无菌性松动最终导致手术失败。在髋臼杯表面设计多孔结构形成骨小梁层,并通过选区激光熔融技术进行制造能够有效改善应力遮挡现象,促进骨组织更好地长入髋臼杯表面,提高植入后的稳定性。因此,研究骨小梁髋臼杯的设计及选区激光熔融制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骨小梁髋臼杯进行设计,通过杯
学位
冷却塔作为一种排除工业废热的装置,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和钢铁等工业领域。其中喷雾式空冷塔由于其结构简单、耗水量低和启停灵活等特点成为当前主流的工业水冷却设备。如何降低喷雾蒸发冷却系统耗水量和提高设备的整体换热效率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为此,本文对喷雾式空冷塔中喷雾蒸发冷却系统的喷雾方案和设备内部换热管束的优化进行了研究。具体的研究过程如下:首先,研究了喷雾蒸发冷却系统的优化技术。通过DP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