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化能源绿色债券融资动因与效应研究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e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五规划”的稳步开展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之一,其中绿色金融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不但能够为绿色产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是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之一。这其中,绿色债券成为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016年以来,随着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逐步完善,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迅猛。能源化工行业的节能环保项目符合绿色债券的发行标准,因此如果合理规划,能源化工行业或能够将绿色债券作为其融资的重要渠道。因此本文选取了嘉化能源于2016年发行的“G16嘉化1”绿色债券作为本文的研究案例,“G16嘉化1”的资金募集项目为热电联产节能环保项目,且“G16嘉化1”为全国首单绿色公司债券,具有代表性与借鉴意义。本文结合嘉化能源当前的发展现状、行业前景、融资状况等,分析其采用绿色债券进行融资的动因。然后从股价效应、声誉效应、财务效应与环境效应四个方面来分析其发行绿色债券的效果。最后,根据对嘉化能源发行绿色债券整体情况的梳理,找出其绿色债券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试着从政府与公司两个层面给出可能的建议与对策。本文研究发现嘉化发行绿色债券进行融资的动因包括:1)响应政策号召;2)降低融资成本;3)满足企业总体战略规划;4)拓宽公司融资渠道。在绿色债券发行效果方面:1)绿色债券通过证监会的核准公告在短时间内显著提升了公司的股价,但未能持续;2)本期绿色债券的发行从国家、地方及市场三个层面产生了一定的声誉效应;3)绿色债券的发行优化了嘉化能源的债务结构,但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影响较小;4)本期债券所对应的绿色项目节能环保效果较为显著。同时研究嘉化能源在绿色债券发行过程中存在:投资者进行绿色投资积极性不高、绿色债券第三方评估认证不严格、募集项目环境效益的披露不完善等问题。最后,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从政策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相应建议,为嘉化能源及后续准备发行绿色公司债券的企业提供参考与借鉴。
其他文献
学位
在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大背景下,坚决防范公司债务风险,做好新业务发展下融资模式的研究与应用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本文对A公司新业务发展下的融资模式进行了研究。本文旨在结合A公司融资现状和公司业务发展趋势,研究多样化的融资模式,选取永续债、可交换债券、并购贷款这三种融资方式,在可控的资本成本前提下,探究上述融资方式适用性,为保障债务风险可控、合理保障资金链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