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附红细胞体病(Eperthrozoonsis)是附红细胞体(Eperthrozoon,简称附红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组织液及脑脊液中引起感染动物出现贫血、黄疸、发热等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1950年Splitter证实附红细胞体是引起猪黄疸性贫血的原因,命名为猪附红细胞体。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存在,不仅给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还严重威胁着人类身体健康。该病常和其它猪病混合发生,临床上防治困难。近几年,国内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报道日益增多,但多集中在自然发病猪,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很难排除其他疾病的混合感染,并且多限于临床病例的报道。从临床病例中可观察到感染附红细胞体的病猪易于发生其他疾病的感染,表明附红细胞体病可能影响感染猪的免疫能力,导致机体的抵抗能力下降,但是缺乏免疫能力降低的直接证据。为了探讨猪附红细胞体对育肥猪免疫功能的影响,为更好地控制和治疗本病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采用4头健康的育肥猪,经血液学检查确认无附红细胞体感染后,将猪附红细胞体阳性菌血接种于腹腔中,建立了育肥猪附红细胞体病人工感染模型,对育肥猪接种前和接种后第7天血浆蛋白、血清中溶菌酶的含量、嗜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淋巴细胞转化率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IC花环率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接种后育肥猪的体温升高(P<0.01),脉搏次数增加(P<0.01),呼吸次数稍微增加但没有达到显著差异的水平;红细胞感染附红细胞体的比率最高可达70%;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红细胞数量下降(P<0.05)、白细胞总数极显著升高(P<0.01)、总胆红素显著升高(P<0.05);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IC花环率显著降低(P<0.05)、血浆中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血清中溶菌酶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淋巴细胞转化刺激指数SI显著降低(P<0.05)、外周血嗜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极显著下降(P<0.01)。说明健康的育肥猪在接种猪附红细胞体后,可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降低,抵抗力下降。本实验证实了猪附红细胞体的感染可导致育肥猪的免疫功能损伤,可以很好的解释肥育猪在发生附红细胞体感染后治疗难度较大和易于发生其他侵袭性疾病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