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肠粘连动物模型,观察Seprafilm防粘连薄膜在预防大鼠术后腹腔粘连的作用,为Seprafilm防粘连薄膜在外科腹腔粘连的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160只,Ellis法制备大鼠肠粘连模型,随机将动物分成4组,模型组(A组,n=40)行腹腔粘连手术,术后不做处理;Seprafilm组(B组,n=40),行腹腔粘连手术,取Seprafilm防粘连薄膜放置于盲肠创面处;腹腔镜戳孔模型组(C组,n=40)行腹腔粘连手术,术后不做处理;Seprafilm腹腔镜戳孔组(D组,n=40)行腹腔粘连手术,取Seprafilm防粘连薄膜放置于盲肠创面及戳卡孔处。术后第3d、7d、14d及21d将大鼠处死,每批各组均处死10只。肉眼对各组大鼠腹腔粘连程度进行分级,留取损伤盲肠与腹壁粘连最显著处组织,观察组织病理改变,并对各组及各时间段处死的大鼠粘连盲肠组织的Hyp水平进行检测。结果1.大体情况:术后当日A组1只大鼠死于麻药过量,术后第3d C组1只大鼠死于术后感染,术后第4dA组1只大鼠死于肠梗阻。第3d各组大鼠术后腹壁切口均无感染,尚未愈合,未见腹腔内有明显的感染存在,且第3d、7d肉眼可见B组盲肠创面及D组腹壁戳卡处的Seprafilm呈透明胶状,且完整覆盖于创面。术后第7d、14d及21d各组大鼠腹壁切口均已愈合,腹腔内无明显的感染存在。2肉眼观察腹腔粘连程度:术后第3d各组部分形成肉眼所见粘连,模型组及腹腔镜戳孔模型组术后第7d、14d及21d粘连发生明显。Seprafilm可使术后粘连发生明显减少,A组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D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术后第3d:受损盲肠病理改变A、C、D组炎细胞浸润盲肠全层,充血明显,淡红色渗出液,纤维母细胞增生,少许新生小血管;A、C、D组壁层腹膜病理改变相似,表面纤维蛋白渗出,呈条带状,其下大量中性白细胞浸润,组织细胞增生并可见少量的新生毛细血管。术后第7d病理改变:A、C、D组壁层腹膜浆膜层明显增厚,纤维组织增生活跃,有多量成纤维细胞及大量胶原纤维,可见新生毛细血管增生,并伴大量慢性炎细胞浸润,可见部分坏死细胞;A、C、D各组病理改变相似,表面炎性渗出,呈条带状,其下大量中性白细胞浸润,组织细胞增生。术后第14d受损伤盲肠的病理改变:A、C、D组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可见部分炎细胞变性、坏死,成纤维细胞排列成行,纤维结缔组织、新生毛细血管增生明显;壁层腹膜粘连组织形态学改变:A、C、D各组壁层腹膜病理改变相似,肉芽组织丰富而致密,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及毛细血管增生明显。各组术后21d病理改变与术后14d相似。各组中B组病变程度较轻。4.组织Hyp水平测定粘连肠壁组织测定组织蛋白质及Hyp含量,结果发现B组的粘连肠壁Hyp水平明显低于A组盲肠Hy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C、D组粘连肠壁Hyp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Seprafilm能显著减少粘连肠壁中Hyp含量,抑制纤维结缔组织的增生,减轻肠粘连模型大鼠肠粘连程度。结论1Seprafilm能显著减轻肠粘连模型的动物术后腹腔粘连发生率及粘连程度。2Seprafilm不影响创面本身的愈合,是较理想的生物抗粘连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