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关于有限性的思想

来源 :同济大学文法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B1230ZXC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意在考察海德格尔早期关于此在的“有限性”思想,这一任务包括一 下几个部分: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的形式显示的解释强调了“看”(审慎)实 行特征和完成特征,看的这些特征只有在其达到终点才可能;形式(形势)显 示是以否定的意义、一种警告来维持住现象的纯关系;死亡向此在的先行使得 此在觉悟到此在的生存是一种可能之在,从而作为此在的规定性的时间性得以 显现;此在的本真性存在样式是从此在的有终性得以刻画。海德格尔在本真性 的存在样式的刻划中显露出个体化、独立性的倾向,与这种倾向相关的主体性 一直是海德格尔竭力批判的对象。有限性往往是从神学角度来规定的,但是海 德格尔的有限性问题并不是从对上帝的否定或肯定来下定论,事实上海德格尔 并没有否认上帝,用他的话说是先弄清楚此在再来考虑神的问题。 关键词:有限性、环视、形式显示、此在、时间性、到时、本真性的生存样式、 无蔽
其他文献
该文简要考察了黑格尔、维特根斯坦和马克思的超越之路,并认为:超越之路有多种,但有几点却是各路相通的:第一,把真知从古典是论的王座上请下来,存在论不会再围着真知转;第二,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对近十年我国的“三农”工作进行了总结,强调要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
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是其交往行为理论体系的重要部门,是他研究西方社会理性化的基本思路.他以生活世界与系统的双重社会结构为基础,提出了自己对西方社会现实、理性和现
已有研究显示,科学哲学作为一种时代精神精华在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留下了它的印迹。20世纪初期管理学的发展同样与其时代主流哲学之间保持着高度的相通和一致。本
本文以全球化时代因和谐与冲突的张力失衡所凸显出来的和谐问题为基本出发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形成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探究了以此来解决全球化时代中国所凸显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