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盈余管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上市公司发展进程中一直受到业界学者的关注。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企业形象,影响了企业价值的衡量和评判,还对其他投资者和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起着重大作用。管理层作为企业经营决策者,其风险偏好水平会影响企业的决策结果,最终结果呈现于财务报表,那么当决策失败时,管理层是否会为了粉饰报表而进行盈余操纵行为?是否为获取个人利益,而违背企业整体目标,进行更多的盈余管理?现有的理论研究对此问题仍存在质疑。另外,近年来舞弊造假事件被一一曝光,人们对审计质量的要求更为关注。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独立性较强的中介机构,履行着中介代理职责,时刻监督和把控着公司的财务信息质量,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文献大多是直接研究风险偏好与盈余管理或者事务所审计质量与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而忽略了事务所审计质量可能在风险偏好与盈余管理之间的调节作用。因此,本文从管理层风险偏好这一微观角度,研究其对盈余管理的作用机制。同时深刻分析事务所审计质量对风险偏好与公司盈余管理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在现有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国内外关于风险偏好和事务所审计质量分别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成果,探析审计质量对二者间关系的调节影响。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界定本文研究的核心概念和相关基础理论,并提出本文实证分析的研究假设。本文以2014-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构建管理层风险偏好与盈余管理的回归模型,事务所审计质量对二者调节作用的回归模型,深入分析风险偏好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及事务所审计质量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经过研究后发现:管理层的风险偏好水平越高,越易进行更多的盈余操纵行为,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越大,即二者之间显著正相关;加入调节变量后分析,事务所审计质量弱化了管理层风险偏好与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起到了调节作用,这意味着审计质量越高,越容易抑制喜好风险的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行为。本文研究从个人和公司两个层面综合衡量管理层的风险偏好水平,研究其与盈余管理间的相关关系,并加入了事务所审计质量调节因子,丰富了相关理论研究。此外,为完善我国公司治理机制、加强内外部监督、帮助其他投资者决策有着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