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合与互补——沈从文与英美派作家关系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ense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同各种保守、落后思潮与论调进行了持久、激烈的斗争之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迎来了新文学的曙光.沈从文从一个仅有高小文化程度的文学青年成长为一个著名作家,就与英美派的培养与提携分不开.英美派的核心人物徐志摩、胡适从生活、职业到创作给予了沈从文持久、热情的帮助.但沈从文决不是英美派亦步亦趋的追随者.随着他的思想和创作的成熟,他有自己独特的政治思想和艺术追求,尤其是他的自由主义文学观,因其来自躬身实践,因而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沈从文并不反对文学的功利目的,他反对的是创作主体缺乏真诚、见风转舵;在批评原则上,他反对一家独尊,主张平等、宽容.由于沈从文的见解更多地来自实践与经验,而他又一直真诚地面对自我,决不投机取巧、迎合他人,于是,他常常有一种不被理解的孤独与苦闷.
其他文献
中国历来就是个移民大国,围绕移民的文化变迁和族群群体的身份认同,相关研究著述颇丰。本文以临湘县白马矶地区为个案,在“白马菩萨”的身份考证过程中,梳理了村民的迁移历史、族
在中国诗歌文学的发展历程中,诗歌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诗歌与音乐是"艺术的共同体",词是这一"艺术共同体"的典型文本.词的音乐美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外在音乐的美感(音声
本文从“认同危机”这一角度切入,分析90年代先锋诗歌在历史与现实中的种种困境,希望为理解和解释90年代先锋诗歌提供一种思路。 第一章从文化传统归宿感的丧失和全球化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