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NaCl胁迫下外源水杨酸(SA)对棉花幼苗生长调控的缓解机制,本文以“中棉所41号(耐盐品种)”和“中棉所49号(中等耐盐品种)”为材料,通过研究在0.60%NaCl胁迫下,SA浸种+叶面喷施复合处理对棉花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揭示外源SA对棉花盐胁迫的缓解机理,为缓解棉花盐害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同时为解决棉花在栽培和抗性育种实践中综合逆境因子的伤害提供新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SA浸种+叶面喷施复合处理优于SA浸种处理,其中0.05 mmol·L-1浸种+0.2 mmol·L-1叶面喷施效果较优,可使棉花幼苗株高提高8.10%~15.86%,叶面积提高17.21%~22.68%,SA对棉株根和茎的促进作用大于叶,根与茎的干物质分配比例显著提高,而叶干物质分配比例降低,棉花幼苗根部的生长是SA提高棉花耐盐性的途径之一,SA对中棉所49号的提高幅度大于中棉所41号。(2)NaCl胁迫下两品种的Chla、Chlb、Chla+Chlb、Car和Chla/Chlb均降低,且Pn下降时,Ci也下降,Ls却升高,SA作用下,Ci上升,Gs随之升高,且SA处理对棉花Chla的增加效应大于Chlb,0.05 mmol·L-1浸种+0.2 mmol·L-1叶面喷施处理可使中棉所41号Pn增加18.76%,使中棉所49号Pn增加25.19%。(3)SA可提高NaCl胁迫棉花幼苗第一片真叶的Mo、Vj、N、ABS/RC、DIo/RC、TRo/RC、ETo/RC和PI abs等叶绿素荧光参数,降低ΦPo、Ψo、ΦEo和N等参数,SA可改变棉花幼苗叶片光合器官对光能的吸收、转化和热耗散的状况,协调光能的分配,提高能量在吸收、耗散以及捕获的分配,对受体侧电子传递没有促进作用,却对反应中心电子传递有明显促进作用,对最大光化学效率影响不大。(4)NaCl胁迫可改变细胞膜透性,降低叶片与根系中抗氧化酶的能力,SA处理后棉花幼苗叶片中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叶片和根系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其中以0.05 mmol·L-1浸种+0.2 mmol·L-1叶面喷施处理最好。说明SA能通过调控棉花幼苗的渗透和抗氧化能力提高棉花幼苗的耐盐性,减轻膜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