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桩基础在如今的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预制混凝土管桩在桩基础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其中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以下简称预应力管桩或管桩),有着自身独有的优势特点,比如承载力高,成本低,施工速度迅速,桩身质量容易控制等,因而现在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工程建设中。但是预应力管桩也有自身所存在的缺陷,在管桩设计与施工方面并不是很完善,比如预应力管桩的贯入机理和如何计算承载力以及挤土效应与土塞效应对承载力的影响。在本文中,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及对国内外预应力管桩现状的分析,深入研究预应力管桩的承载机理,并且分析预应力管桩在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承载力的确定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设计的关键,但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公式,如果按照规范的公式来计算承载力,计算值比静载荷试验值小得多,造成浪费,从而增加项目的成本。本文在考虑预应力管桩的承载力时,并不盲目片面,而是从挤土效应与土塞效应出发,分析二者对承载力的影响;当按照JGJ94-2008规范规定的单桩承载力经验公式,通过辽宁盘锦地区大量工程实例所计算的承载力数值与静载试验值进行比较,对管桩桩端在不同的持力层时计算所得的单桩承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分析得出,当按照JGJ94-2008预应力管桩的规范公式,计算时比较保守;因此本文提出对预应力管桩单桩承载力的规范公式做出一定的修正,通过分析该地区实例所获得的数据,运用MATLAB计算出修正公式的系数。通过盘锦地区的具体实例来验证修正后公式的实际意义,为以后预应力管桩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