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 HSP)是儿童全身性系统性血管炎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 HSPN)是指继发于过敏性紫癜(HSP)的肾炎。据报道,过敏性紫癜患者中的紫癜性肾炎的发病率为15%-62%。紫癜性肾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其发病率在我国儿童泌尿系统疾病中仅次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炎综合征和孤立性血尿,其住院人数约占我国同期泌尿系统疾病住院儿童的5.87%。HSPN的肾脏病理组织学改变主要表现为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以及基质增生。HSPN经积极正确的治疗,大多数患儿的预后较好,但仍有约1.0%-15.7%的患儿仍可能发生进行性的肾损害。远期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肾脏受累。既往一些研究已对使用甲基强的松龙及尿激酶、环磷酰胺、环孢霉素A及其他药物等治疗中度紫癜性肾炎进行了阐述。鉴于这些药物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有部分病人疗效不佳,故值得去寻找其他更有效的治疗方法。雷公藤多苷是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的主要有效成分,近年来广泛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在本研究中,我们对接受雷公藤多苷疗法的肾功能正常、新月体形成或硬化病灶小于50%、以大量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中度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远期预后进行评估。目的:观察中药成分雷公藤多苷在中度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56例肾功能正常、活检中新月体形成或硬化病灶小于50%、以大量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中度紫癜性肾炎患儿分成两组:治疗组42例,雷公藤多苷联用强的松,剂量分别为1mg/kg·天和2mg/kg·天,中长期疗程为6-9个月;对照组14例,单用强的松,疗程相同。两组均予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联合保肾康、黄芪调节免疫,氯雷他定抗过敏及抗感染等对症治疗,观察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指标包括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副作用等。结果:两组间各指标(性别、年龄、疗程、病理分型、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浓度及血清肌酐(Scr))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短期缓解率分别为95%和72%。两组间的短期疗效有显著性差异(x2=6.222,P=0.029)。同时,在长期随访过程中,两组间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无显著性差异(x2=3.111,P=0.097)。Kaplan-Meier图分析也表明无显著性差异(x2=2.633,P=0.105)。结论:雷公藤多苷可有效缓解中度紫癜性肾炎患儿的短期症状,但其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进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