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患者对卒中风险及警示症状的认知情况调查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ottwong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而房颤又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旨在通过对336名住院房颤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了解住院房颤患者对卒中风险及早期警示症状的认知情况。方法由通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2014年4月1日---2014年10月1日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超过3天,且确诊为心房颤动的336名患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336名心房颤动患者,共完成300份问卷,其中知晓房颤可增加中风风险131例(43.7%),不知晓或者不确定者169例(56.3%)。调查对象对卒中早期警示症状的知晓率为41.3%-79.3%,而其中能全部识别所有卒中早期警示症状的房颤患者仅为25.3%(76/300)。面对卒中早期警示症状时选择拨打急救电话(120)的比例为41.7%-58.7%,而在面对5个卒中早期警示症状时均选择拨打急救电话(120)的比例为31%(93/300)。结论心房颤动患者对其卒中风险及卒中早期警示症状的认知情况欠佳,即使在医护人员给予宣教的情况下,仍仅仅只有不到50%的患者能知晓自身的卒中风险。同时,在面对突发卒中早期警示症状时选择拨打急救电话(120)的急救意识较差。因此,医护人员需进一步加大对此类患者宣教力度。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和比较人胶质瘤细胞抗原IL-13Rα2致敏的DC-CTL对人胶质瘤干细胞和普通胶质瘤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为胶质瘤的免疫治疗打下实验基础。   方法:用神经干细胞无血清培
目的:   了解地震后灾区居民失眠的特点,探讨失眠、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反应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失眠的影响因素;观察对震后失眠受试者综合干预后的疗效情况以及探索两组受试
第一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tRNAs基因突变筛查及资料收集   研究目的:   1.建立一个含有DNA样品、永生细胞系、临床资料和家系资料的原发性高血压遗传资源库。   2.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