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基因表达谱分析及TonEBP调控自噬在椎间盘高渗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em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高渗及炎症因子作用下椎间盘的关键差异表达基因,探讨其富集的主要信号通路及相互作用网络。明确高渗微环境下自噬及弹性反应增强子结合蛋白(Ton EBP)在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on EBP参与高渗对自噬调控的分子机制。方法:在GEO数据库中下载渗透压、IL-1β、TNF-α作用后的椎间盘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采用R语言分别筛选数据集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Me V、DAVID、STRING、Enrichr等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基于以上分析结果,利用吖啶橙染色、内源性LC3免疫荧光、Western Blot等从组织水平和细胞水平检测高渗透压对椎间盘内自噬水平及Ton EBP的影响;加入Bafilomycin A1阻断自噬小体与自噬溶酶体结合,检测高渗对自噬潮的影响;利用m Cherry-EGFP-LC3慢病毒转染髓核细胞,动态观察高渗对自噬潮的影响;检测Ton EBP敲除后m TOR/ULK1及自噬相关蛋白的变化,探讨Ton EBP在高渗调控自噬中的作用。结果:(1)GSE1648中高渗组与等渗组比较共筛选出11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28个,下调83个;信号通路富集为Erb B信号通路、自噬调节等;转录因子预测富集为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MYB等。GSE27494数据集中IL-1β处理后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324个,其中上调187,下调个137;信号通路主要涉及凋亡、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等;转录因子富集为NF-κB、JUN等。GSE41883中TNF-α作用后的退变椎间盘芯片共筛选出75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458个,下调295个;信号通路富集为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凋亡、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等;转录因子富集为NF-κB、STAT1等。(2)高渗刺激体外培养的椎间盘后,并未引起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明显变化,同样的现象在细胞水平实验中也类似;Ton EBP在体外培养的椎间盘髓核中有表达,并且高渗能进一步促进其在髓核组织表达升高;在细胞水平,不同渗透压,不同作用时间高渗刺激能引起细胞水平Ton EBP表达的变化,但对自噬相关蛋白影响不大,而加入Baf A1阻断自噬小体与溶酶体结合时,LC3II及SQSTM1水平发生变化;高渗作用后,吖啶橙染色结果显示髓核细胞内酸性囊泡数量没有明显变化;组织水平及细胞水平LC3染色显示LC3阳性的自噬小体数量并没有因为渗透压的增高而增多;Tandem m Cherry-EGFP-LC3转染显示高渗微环境下髓核细胞LC3绿色/黄色、红色荧光无明显变化,Baf A1处理后高渗环境下绿色/黄色荧光数量增加、红色荧光数量减少;Ton EBP敲除后高渗作用下自噬相关蛋白SQSTM1水平上升,同时自噬上游信号通路m TOR/ULK-1ser757发生变化。结论:(1)渗透压作用于椎间盘可能激活的信号通路主要有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自噬调节信号通路等;对转录因子的预测提示NFAT、MYB转录因子可能在相互作用关系网络中起重要作用。炎症因子可能通过NF-κB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等参与椎间盘退变;(2)椎间盘组织内存在较高水平的自噬,高渗未能进一步促进髓核细胞内自噬水平的升高;高渗可能通过影响自噬潮,维持髓核细胞内自噬水平的稳态;高渗对自噬稳态的调节可能通过Ton EBP/m TOR/ULK-1ser757信号通路。
其他文献
背景周期性机械牵拉是机械通气诱导肺损伤的一个重要的病因学元素,同时机械牵拉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引起远端肺组织渗透性的改变从而引发损伤是另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TLR-4受体信号通路参与了机械通气和机械牵拉诱导肺损伤的发生发展,细胞核因子IL-33参与了机械通气诱导肺损伤的发生,HMGB1也被报道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调控IL-33的生成。因此本实验我们首次对单独的肺呼吸性上皮细胞进行机械牵拉观察IL-
目的:全身麻醉药导致意识消失的机制至今尚不清楚。中央内侧丘脑(CMT)参与组成非特异性觉醒系统,且有报道证实接受来自蓝斑核(LC)去甲肾上腺素(NE)能纤维投射,但CMT-NE能通路是否参与调节全麻苏醒,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拟探讨CMT-NE能传输通路是否参与调控丙泊酚麻醉诱导或苏醒过程。方法:首先,将成功建立CMT微注射大鼠模型,随机分为两组:人工脑脊液组(ACSF)和去甲肾上腺素(NE)组,每组
目的:验证面神经支配的肌肉和肢体神经支配的肌肉对罗库溴铵的敏感性是否存在差异,观察面神经受损后肌肉对罗库溴铵的药效学改变。探讨不同肌肉对罗库溴铵的敏感性差异是否与神经肌接头大小、肌纤维大小以及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nAChR)亚基的定量、定位和定性改变有关。同时探索不同肌肉nAChR的表达差异和改变是否和agrin/Lrp4/MuSK
目的:头皮缺损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各种创伤、头皮或颅骨的良恶性肿瘤切除、车祸或者电击伤后、慢性炎症感染致头皮坏死均可造成局部缺损。头皮作为人体的一个有毛发生长的重要暴露部位,决定了术者对头皮缺损的修复既要考虑覆盖局部创面,也要兼顾患者美学修复需求。尽管国内外有众多文献报告头皮缺损的修复方法,但都各有利弊。如何采用更好的治疗方法修复头皮缺损,改善患者术后的外观,提升其对外貌恢复的期望值是对整形外科医师
背景和目的:骨关节炎(OA)是最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软骨基质破坏、软骨下骨重塑和滑膜炎症。目前临床上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直到最后阶段由于疾病需要而进行关节置换手术。骨关节炎的发生主要归因于关节软骨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失衡,而促炎症因子(如IL-1β、TNF-α和IL-6)在这个过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中,IL-1β主要参与软骨基质降解,而TNF-α则主要介导OA中炎症级联反应
研究背景:近年来,麻醉药物对婴幼儿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妊娠末3个月至出生后2-3年,是人类神经系统的快速发育期,在此期间未成熟神经系统对毒性因子异常敏感。动物研究已证实多种麻醉药物在此期间可以对发育期大脑产生毒性作用。七氟烷作为常用的吸入性全麻药物之一,由于其特有的理化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儿科麻醉的诱导及维持。目前有研究证实接受反复七氟烷麻醉的动物幼崽可以在其成年后表现出学习能力
目的从解剖和组织学角度研究大鼠颅外段面神经、舌下神经,为面-舌下神经吻合(FHA)大鼠实验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对FHA端端吻合(ETE)和端侧吻合(ETS)后神经形态和功能的恢复进行动态评估,并探索ETS再生纤维的来源;通过建立四种临床常用FHA术式的大鼠模型,系统研究供体神经不同处理方式对受体面神经再生及供体神经肌肉系统的影响。材料和方法(1)显微镜下解剖大鼠颅外段面神经、舌下神经,测量相关
背景:成纤维细胞是人体最多的间质细胞,构成了各组织微环境的主体。生理情况下,成纤维细胞提供结构支持,在组织受损时填充受损组织,并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及趋化、黏附因子调控炎症反应,从而促进组织修复。但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性疾病中,成纤维细胞可以持续活化,导致免疫细胞持续浸润并发挥促癌作用。近年来研究还发现,成纤维细胞还可以影响药物治疗的疗效。在甲状腺疾病中,既往研究发现成纤维细胞既是甲状腺相关眼病(G
目的:开发一种兼具抗炎、促进软骨修复及生物安全的多功能生物材料是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炎(又称骨关节炎)的新思路和有效途径;而目前,无论是研究还是临床上均无这类材料或药物的应用。研究报道,陆生动物来源的II型胶原具有促进正常软骨细胞分泌软骨基质、参与透明软骨修复的功能,但其能否在骨关节炎环境下发挥该功能仍是个挑战。另外,由于陆生动物来源的II型胶原被认为与人类关节软骨中的II型胶原有相同的免疫表位,易引
骨缺损的治疗一直是骨科的难题和研究热点。异体骨移植治疗骨缺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然而,同自体骨相比,理化处理的异体骨有一些缺点:异体骨没有足够的形成新生骨组织的干细胞;异体骨没有促进成骨的生长因子;异体骨没有可以提供骨营养成分必要的血管。因此,如若可以提供同自体骨一样包含干细胞、生长因子和新生血管的生成,即可促进异体骨移植治疗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本论文根据骨修复的需求,我们希望通过靶向Notch信号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