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多孔层板冷却结构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pluto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发展过程中,为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和推重比,燃烧室部件设计将向高温升、高热容方向发展。燃烧室温升的增加,使得参与燃烧的空气量随之增加而导致用于火焰筒壁面冷却的空气量减少;同时,压气机出口温度的提高又使得用于冷却火焰筒壁面的空气温度上升而导致冷却潜力下降。现有冷却结构设计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必须发展先进的复合冷却结构形式以满足未来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热端部件的冷却需求。本文首先对致密多孔层板冷却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并进行了结果分析。研究内容包括:改变层板结构内部的几何结构,即孔柱间距和孔柱相对位置排布,计算分析层板结构的流动换热特性;改变层板结构的几何尺寸、开孔率、冷却率、堵塞比等参数,通过对比分析,得到这些参数的改变对层板流动换热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孔柱相对位置呈长菱形排布的层板结构能获得较好的流动特性和换热效果;冲击高度的增加使层板结构的压降降低、流量系数增大及综合冷却效率增加;开孔率的增加对层板结构流动换热特性的影响并非单一变化的;堵塞比的增加对压降和流量系数的影响不大,综合冷效在阻塞比为8.7%时最好;层板结构的综合冷却效率随着冷却率的增加、主流流速的减小而增大。其次,利用红外热像仪对典型的层板结构开展了实验研究,主要分析了吹风比、冲击开孔率以及气膜开孔率对层板热侧壁面综合冷却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吹风比的增大,层板热侧壁面的温度逐渐减小,当吹风比增加到2.4之后,吹风比的增加对壁面温度的影响较小;在吹风比为0.9、气膜孔径为2mm时层板的综合冷却效果最好,吹风比为2.4时,气膜孔径为1.8mm的层板综合冷却效果最好。
其他文献
人因电子设备是指与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便携式的电子设备,它或者是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娱乐、通讯等功能,或者是通过连续不断的工作为人体提供功能辅助、数据监测,或者是
胰岛素是由胰腺B细胞分泌的人体中唯一一种降低血糖的激素。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相对不足以及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胰岛素抵抗)时就会造成高血糖,进而导致糖尿病。胰腺B细胞分泌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在装配过程中,叶片相邻缘板之间会产生一定的缝隙。为了防止叶栅通道中的高温燃气通过缘板之间的缝隙泄漏到冷却空气系统中造成叶片缘板烧蚀,在叶片缘板之
细胞电融合是指在离体环境下,通过电刺激作用促使两个或多个细胞或原生质体相互接触进而发生融合,形成单核或多核的杂核细胞的过程。融合后细胞同时具有两个或多个亲本细胞的
蓄冷系统是电力移峰填谷的重要手段。在空调领域中,将蓄冷系统与峰谷电价相结合,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口碑。但在同样是制冷领域的冷藏链系统中,蓄冷系统还很少有
汽轮机作为典型的旋转机械,在电力、冶金、船舶等行业发挥着巨大作用。汽轮机的正常、安全运行,不仅能为国家创造大量的物质财富,而且还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因此,开展汽轮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以及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较大,寻找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成为人们的共识。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备受关
随着中国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日益紧缺,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低热值燃气的回收利用成为当今研究的一大热点。目前低热值燃气大部分被空排或空烧,不仅造成极大浪费,也将对
随着航空发动机的不断发展,涡轮前温度越来越高,热端部件受到严峻的考验。因此需要采用预旋降温技术来提高冷气的冷气效率,从而提高航空发动机的性能。本文以带掺混进气的盖
随着化石能源的逐渐匮乏及温室气体的增加,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已迫在眉睫,而在众多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能源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