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底流输运途径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in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海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构造环境,特殊的洋流作用,决定了其沉积环境的复杂性和沉积物质来源的多样性。通过对南海北部224个表层沉积物全岩和陆源组分的粒度、全岩样品的磁化率以及碳酸盐含量的测定,分析了表层沉积物的类型与分布特征,揭示了沉积物粒度与磁化率、碳酸盐含量的关系,并对沉积环境进行了区划,最后探讨了沉积物来源及底层流输运途径,为深入研究南海北部沉积环境以及海底洋流演变提供了基础资料。论文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1)南海北部表层沉积物可划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砂-粉砂-粘土、粘土质粉砂、粉砂质粘土、粘土等类型,其中深海-半深海沉积物又可分为:硅质粘土、钙质粘土、含钙质和硅质粘土、有孔虫砂、钙质粘土质粉砂、钙质砂-粉砂-粘土、硅质粘土质粉砂。粉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砂、砂质粉砂、粘土是分布最广泛的沉积物类型,约占该区面积的80%以上。   (2)研究区可分为四类沉积区,Ⅰ区为粘土级沉积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南部水深较大的海域;Ⅱ区为中、细砂质沉积区,主要分布在粤西外陆架和华南大陆沿海;Ⅲ区为粗、中粉砂质沉积区,主要分布在琼东南、珠江口外海大陆坡以及台西南外陆架;Ⅳ区为粗砂质沉积区,主要分布在台西南内陆架海域。   (3)南海北部表层沉积物的磁化率为0.17~28.97×10-7m3/kg之间,平均为3.08×10-7m3/kg,磁化率高值区(大于3×10-7m3/kg)主要分布在粤西近岸带、海南岛东南大陆架和中央海盆东北部深海海域。磁化率与水深具有弱相关性,在200米以浅海域,随水深变浅磁化率值有逐渐增加趋势,而200米以深海区磁化率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增高。   (4)磁化率与陆源组分粒组相关系数的变化与磁化率和全岩粒度的变化基本相同,即沉积物磁化率与粘土组分成正相关、与砾、砂级组分成负相关,表明在近岸海域,磁性颗粒主要来自近岸源区,而在深水海域,磁性颗粒主要赋存粘土中,随粘土搬运而来,具有多源性。   (5)提取了对底层流有指示作用的非粘结性组分(10~63μm)。结果表明,在南海北部存在NE-SW向的非粘结性组分低值区(含量<25%),由于非粘结性组分易被海底洋流搬运,是底层流敏感性指标,因此低值区可能与太平洋进入南海后的海底洋流有关,揭示了海底洋流路径,与南海北部贯穿流路径基本一致,为深入研究南海北部海底洋流演变提供了基础资料。
其他文献
本论文于2012年2月(冬季)和8月(夏季)对大亚湾中沉积物中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酸的含量与分布进行分析;对表层沉积物底栖硅藻的种类组成、丰度、优势种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运用
珊瑚礁是这个星球上最壮观而又宝贵的海洋生态系统。珊瑚礁在塑造热带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记录和保存环境变化信息、保护脆弱的海岸、为人类提供药物和食物来源,并且在渔业
0引言广电运营商网络数字化改造后,市场规模并没有如预期喷井式的爆发,从内部组织管理来看,适应市场的组织体系架构尚未建立,人员意识及能力存在不足,如何面对市场竞争,广电
省级党委办公厅的信息工作在整个信息系统中起承上启下作用,既为中央领导和省委领导服务,又为省直厅局、基层党委和人民群众服务。搞好省一级党委系统的信息工作,必须把握好
20世纪中国古代绘画出现了不曾有过的深刻变化。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西方绘画日益猛烈的冲击以及战乱和动荡都降低了古代绘画的地位。50年代以后,由于战后经济、文化的全面复苏,中国古代绘画的文化价值和意义在更广泛的范围内重新被人们认识,研究和收藏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复兴时期。这背后则蕴含着许多书画收藏大家的不懈努力,王季迁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从“过云楼”到“梅景书屋”,再到“溪岸草堂”,王季迁对中国古
近年来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饲料原料资源紧缺、养殖成本过高、养殖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阻碍了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寻找新的可持续饲料原料势在必行。利用大型海藻为饲料
7月28日,市委党校召开“深入学习中央关于取缔‘法轮功’的决定,进一步揭批‘法轮功’”座谈会。20余位教师、干部参加了座谈会。与会同志座谈发言综述如下:与会教师、干部一致拥护中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从入学之初开始接触语文,学生的读书生涯就再也不会离开语文。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是离不开语文,足见语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
在政策和基本面的博弈下,大盘指数开始震荡前行,纵观后市,经济基本面向好,紧缩政策依然会持续。CPI高企,把钱存在银行意味着绝对财富的缩水。佐卓表示,在当前的市场行情下,股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过程中爆发的细菌性疾病给对虾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学者们认为深入揭示病原菌侵袭对虾的分子机制是解决对虾养殖疾病的有效途径之